段春梅 張濤川
摘 要:高職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關鍵是教師,其核心在于教師的職業教育能力的培養。本文研究通過對教師專業技術水平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來促進高職教師職業教學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職業教育能力;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5)05-0043-02
一、加強高職教師職業教育能力培養的意義
大部分高職職院校要求培養學生具備較強的職業能力,不僅掌握專業知識,同時掌握方法技能、社會能力。而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培養,則要求各任課教師結合本專業、本學科的教學內容,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對高職教師的職業教育能力的要求很高。高職教師的職業教育能力發展是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的總趨勢。
二、高職教師職業教育能力培養的方式
在高職教育中,要培養出技術應用型人才(具備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綜合素質人才),則要求實踐能力強和素質高的教師,即高職教師也需要同時具備過硬的的崗位技能、自我學習、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社會能力(工作責任心、良好的職業意識和行為習慣、團隊合作精神等)。
(一)專業能力的提高
1.通過企業調研,了解企業的崗位的技能能力要求,為教師專業能力提高指明方向
在高職教育改革中,特別注重加強了產學研結合,重在培養學生技術應用專業能力,以學生就業為導向進行培養。因此高職教師本身必須具備前沿的專業技術能力。通過深入企業調研,掌握企業的職業崗位工作內容和能力要求,并定期跟蹤相應專業技術領域的新的知識、新的技術,最大限度縮短教師“所教”、學生“所學”和學生“所用”之間的差距,從而培養出的學生能快的適應企業需求。
2.根據社會需求拓寬高職教師專業知識范圍,挺高職業教育能力水平
高職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是要求其能力和知識能夠適應社會需要,因此也決定了高職教師的職業教育能力應以社會實際需要為基準。高職院校的絕大多數專業教師都是應屆畢業生,他們沒有實踐工作經驗,尤其缺乏專業實踐經驗和必需的專業操作技能,因此,將專業與當地產業相結合,通過高職專業教師到當地企業鍛煉或者通過校外實踐實訓基地掛職鍛煉等,始終保持站在產業第一線,了解當地產業最新發展方向及技術能力需求,與企業技術骨干交流學習,在產業平臺中拓寬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有利于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3.通過提高科研能力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教育科研能力是高職教師能力的一項基本內涵。最為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要深入企業生產第一線,通過校企“產學研”結合,與企業聯合攻關一批具有推廣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科研興校”離不開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為提高高職教師科研能力提供可靠保障和必要的工具,同時高職院校積極組織教師申報各級科研課題,合理設置教學任務,讓教師能有一定的時間投入到科研中,并支持教師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各種專業技能培訓和下企業鍛煉。
4.通過繼續教育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水平
一方面,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和加強教師的綜合職業培訓,利用學校本身的軟硬件設施為高職教師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培訓,同時高職院校應加大比例投入教學經費,從而能更好的使高職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得以全面實施,并鼓勵教師繼續進行相關的專業技能培訓;另一方面,要求高職教師自己在完成了日常教學的同時,加強自身的課余學習。
(二)方法能力的提高
1.通過高職教師下企業鍛煉,提高其問題處理和解決能力
培養學生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首先就應該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實踐技能和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必須下到企業開展扎實的實踐鍛煉,努力提升專業實踐技能,通過實踐問題解決提高高職教師自身技能操作能力和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
高職院校應建立和完善鍛煉的教師下企業管理制度,通過掛職式、兼職式、短期培訓式等多種方式鼓勵教師下企業鍛煉,也可以并在組織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的同時,安排相關專業教師到企業參加頂崗實踐。
2.通過項目開發等活動,促使教師得到實踐鍛煉,提高教師能力
通過參與企業的項目開發等活動,是提高教師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不僅可以了解企業公司項目開發的流程和規范規則,同時獲取行業最前沿的技術信息和方法技能,并及時將行業企業的“新技術、新思想”引入教學,而且還可以增加教師的知識內容和豐富項目實踐開發經驗,使教師獲取不同工作方法和問題解決方法的鍛煉,提高教師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從而使得教師由純教學型向教學、科研、生產實踐一體化的實際操作人才轉變。
(三)社會能力的提高
1.建立完善的教師管理制度
教師的素養是有差異的,高職院校應通過激勵、引導和評價策略,制定完善的教師管理制度,健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和標準,從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增強教師的工作責任心、組織紀律性和敬業精神,穩定教學秩序,促使教師團隊合作精神,提高教學質量。
2.通過教師各項活動,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高職院校定期為教師提供專題研討、教育征文、教學比賽、執教能力測評、專題講座等活動,提高高職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等素養等。此外,教師必須自己通過課外的知識積累提高自己人文素養、思想素質和品德素質,在個人品德上,應該善良、謙虛、正直,為人師表,以高尚的品德去引導學生,感化學生。
三、結論
高職院校教師職業教育能力發展旨在通過對教師專業技術水平、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的培養來促進教學能力的發展。因此,對于高職院校教師職業教育能力發展的研究還需要有更多理論和實踐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戴谷芳.德國職業教育能力目標培養及其啟發[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16).
[2]吳澤.高職專業教師職教能力結構模型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7(4).
[3]曾良驥.高職專業教師職教能力結構模型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09(7).
責任編輯 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