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
【摘 要】 ?每一門課程都有它的德育作用,體育更不例外。所以,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我們不光應該以學生的身體健康為己任,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品德教育,將體育中的優秀的品質、優秀的作風、優秀的精神,種進學生的心田,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體育的功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
【關鍵詞】小學體育;注重;優良品質
現在有些家長和一些體育老師都不太重視體育教育的德育功能,究其原因,有自身的,更有上級領導的,還與考試的指揮棒有關。因此,筆者認為,小學體育教學應注重如下“四培養”:
一是培養學生的公德精神
經常發現學生對體育器材的糟蹋很嚴重,拿放器材無序,學生隨意哄搶,這種現象不僅會造成課堂秩序混亂,而且還直接影響課的質量,有時甚至還會造成傷害事故的發生。教師要及時制止學生這種不愛護體育器材的不良行為,教育他們愛護體育器材,要把學校公物當成自己家里的物品一樣來愛護,器材是在為我們服務的,我們不能拿器材當玩具,甚至拿器材來宣泄我們內心的不滿。師生要共同制定器材管理使用規定,形成班級公約,提高學生做事辦事的責任心。要及時利用平時體育課教會學生一些使用、收放、保管器材的方法和技巧。每次課應安排專人負責,采取獎勵和懲罰措施,對愛護器材的同學及時給予當眾表揚,對損壞器材的要嚴肅批評教育,嚴重的要照價賠償。教師要引導學生愛護器材并參與管理器材,在引導的方法上不能是簡單地呵斥或大聲地說教,一旦發現問題一定要及時地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公德和習慣。愛護公物是每個公民都應該遵守的社會公德。而體育老師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學會體育鍛煉,更應該在體育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公德教育。教師要通過輕拿輕放、不拖不摔、不踢器材等行為來言傳身教,培養學生愛護公物的意識和愛護公物的習慣。
二是培養學生的頑強意志
現在學生由于生活條件優越和家人的過分溺愛,不少學生嬌生慣養,怕吃苦,缺乏頑強的意志。作為體育教師,我們可以通過耐力訓練來培養學生的頑強意志,教育學生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難,鼓勵學生“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如:前滾翻的教學,對于膽怯的同學來說可以通過表揚大膽完成動作的同學,來幫助其克服心理障礙,在其初步嘗試后應及時給與鼓勵,使其更勇敢、更果斷,增強學習的進取心和自信心;同時體育活動又是鍛煉意志的極好手段,例如耐久跑練習,能促使學生出現心跳加快、呼吸短促、口干腹痛等不愉快情緒體驗,出現運動中的“極點”觀象。意志品質薄弱的學生有可能會中途退出跑道,這就需要教師的積極支持與鼓勵,“極點”的出現是考驗和鍛煉意志的極好機會。還有羽毛球、排球、足球等活動,可鍛煉培養學生果斷機智,自制、勇敢等良好意志品質。體育的課堂教學,要有一定的難度,難度的標準應是:只要努力,絕大部分學生都是能達到要求。教師要遵循由易到難逐漸加大難度的原則,教學中,要從難從嚴要求,培養學生克服客觀困難的能力。教師要善于創設“客觀困難情境”對學生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難度,加大運動量,使學生在克服困難的意志努力中逐步適應。教師也要鼓勵學生與主觀困難,如疲勞,小病,不愉快情緒等作斗爭,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三是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
作為體育教師,我們可以通過相互合作的體育游戲來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結合作的精神。當不能夠進行戶外游戲的時候可以給學生講團結的體育故事,將團結理念融入到故事當中,利用學生喜歡的故事,從而向學生灌輸團結協作的意識。及時抓住課中的偶發事件,態度鮮明而又及時地進行處理,發揚學生先進思想的行為,制止不良的傾向,分清是非界限,提高鑒別能力。在體育比賽中,每一項都需要所有參與人員的配合,有能力的出力,不能夠完成的可以作為拉拉隊,為參賽人員進行加油。人字兩筆,一撇一捺,所以只要相互幫助,才會真正的培養出適應于團體的協作精神,處理好相互的人際關系,為團結協作的培養打好堅實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可起到如下有利作用:一是有利于學生良好品德的發展,在團結協作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建立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美德;二是有利于增強教育效果,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學習目標和計劃,彰顯團隊的力量;三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圍,讓學生在團結協作的過程中樹立堅定的自信心和責任心,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榮譽感。
四是培養學生的禮儀習慣
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非常崇尚禮儀,號稱“禮儀之邦”。孔子曾經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整個體育課堂,既是學習的場所,又是學生文明行為的練兵場和班級文明風氣的展示臺;它既反映學生鍛煉身體的情況,又反映了學生的文明風彩。學生禮儀習慣的培養,教師要從常規訓練入手,使體育課堂文明禮儀具體化。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把禮儀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中去:如全校性集合排隊,進場秩序的訓練、做操動作的規范性,整齊化一的訓練。體育教學中各種儀態訓練,包括站、立、行的軍事化的訓練、校園內的各種師生禮儀的訓練、隊禮、隊歌、國歌、升國旗儀式規范性的訓練。
總之,德育教育無處不在,只要我們體育教師注意觀察,把德育與小學體育教育有機的聯系起來,善于分析問題,捕捉教育契機,就能搞好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教師也不應該忽視自己的“師表”作用,凡是要求學生必須做到的,教師應以身作則,身體力行,作出榜樣。在教學中,我們應多留意一些細節,將德育的思想灌輸到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得到鍛煉、并受到教育。
【參考文獻】
[1]季昌士.合作精神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培養[J].文學教育(中).2011(02)
[2]商輝.淺談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習興趣[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02)
[3]陳玉鳳.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原則[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05)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陳尚義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