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輝,郭紅輝,劉國凌,周小偉
(韶關學院 英東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廣東 韶關512005)
《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效果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
唐輝,郭紅輝*,劉國凌,周小偉
(韶關學院 英東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廣東 韶關512005)
摘要:對參加《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實踐的145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大部分學生對雙語教學的效果評價持肯定態度,認為在本課程中繼續開展雙語教學非常必要.同時,調查中也發現了在教材選擇、師資力量和授課形式等方面仍有改進的空間.
關鍵詞: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效果評價;調查分析
《食品營養學》是食品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知識點多,內容豐富,覆蓋面廣.開展好雙語課程教學對提高學生專業英語應用能力、專業知識應用能力以及提高就業競爭力具有較大的影響.本課題組在韶關學院食品專業2011級學生中進行了《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實踐,并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雙語教學的效果進行了評價和分析,旨在總結教學經驗,發現雙語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和不足,從而進一步提高《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的質量.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2011級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二個班、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二個班,共145人.其中通過四級的學生56名,占47%;通過六級的學生4名,占3%,英語水平普遍偏低.共發放問卷145份,有效回收117份,有效率81%.
1.2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內容根據雙語教學宏觀質量評估指標[1]自行設計,并經小樣本預測后反復修改而成.問卷采用單選題與完全開放式問題,共28個問題.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后,將問題歸納成4個模塊,包括學生個人基本信息與英語水平;學生對中英文比例教學模式的接受程度;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雙語教學學習效果進行統計調查與分析.
2.1學生對中英文講授比例教學模式的效果評價
課程組共有4位授課教師,包括教授1名、講師2名和助教1名,其中1人有英語國家留學經歷.學生對4位教師的三種教學模式進行了評價.75人(64.10%)認為“中文為主,英文為輔”是較好的教學模式;而認為“英文為主,中文為輔”為較好教學模式的僅有17人(14.53%);其余則認為“中、英文平均混搭”講解較好.從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調查結果都顯示出,若采用“英文為主,中文為輔”的教學模式,會因語言交流問題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導致部分學生有畏難情緒,甚至厭學.“中、英文平均混搭”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過多注意英文的翻譯而忽略專業知識的學習,導致課程重難點不突出,講解不透徹[2].因此,食品營養學雙語教學宜采用“中文為主,英文為輔”的教學模式授課.
2.2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效果評價與分析
由表1可知,76.92%的學生認為教師授課內容重點突出,難點清楚,達到了良好的效果.說明授課教師對課程的內容把握到位,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有81.2%的學生認為課前預習亦達到良好的效果,若能進行良好的預習,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材的適應性、課堂形式與師生互動情況良好的分別有61.54% 和64.1%,還需進一步提高.需要在下階段選用合適的教材,或者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為基礎,進行教材的編寫.在課堂形式與師生互動情況中,PBL教學方法的接受程度較高.值得注意的是,僅有47.86%的學生認為教師英語口語發音與專業英語水平直接關系到學習效果,黑明燕等[3]在研究中指出雙語教師的英語水平會影響學生對雙語教學學習的興趣.

表1 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效果評價[n(%)] (N=117)
2.3學生對雙語教學效果的評價與分析
由表2可知,絕大部分學生對雙語教學滿意,且認為開展雙語教學很有必要,可以提高學習《食品營養學》的興趣,有助于提高外語水平,特別是英語四級和專業英語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也有部分同學認為雙語教學增加了學習壓力,僅有17.09%的學生認為雙語教學對專業學習造成了影響.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對雙語教學的總體效果、認同度以及英語水平的提升等方面給予了肯定評價.若能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進一步完善,將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專業素養.

表2 學生對雙語教學效果的評價[n(%)] (N=117)
3.1教材的選用
選用合適的教材是開展高質量雙語課程的重要基礎.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可以使教師和學生學到純正英文版的專業知識[4],但是結合我校學生英語水平、專業基礎的實際情況,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會讓學生太過吃力,甚至舍本逐末.我院雙語教學采用孫長顥主編的《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和原電子版英文教材《Understanding Nutrition and Encyc1oPedia of Human Nutrition》兩套教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本次調查中,學生對教材的適應性良好的僅為61.54%.王陶[5]等指出在教材選用方面應以中文教材或自編雙語教材為主,以原版外文教材為輔.因此,可根據學生英語水平和能力特點,編寫適合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食品營養學雙語教材,滿足教學需要.
3.2 教學準備及教學形式與內容的設計
充分的教學準備、生動的教學方式,能使學生改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是雙語課程的內在要求.本課題組郭紅輝[6]近兩年一直探索采用PBL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上課結束時布置下一節課的討論問題,要求學生在課前以小組的方式圍繞“問題”收集資料,并以多媒體的方式演示,鼓勵學生制作中英文PPT,并用英文進行講解,教師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進行考核并記入平時成績.如教師在要講解“essentia1nutrient”中“energy、carbohydrates、Protein、1iquids、minera1s、water and vitamins”前會布置討論的問題 “Te11us a story about an essentia1nutrient.”,讓學生課后查閱資料,先對“essentia1nutrient”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便于后面整體的學習,提高教學效果.調查顯示,81.20%的學生認為課前預習達到良好效果,學生對PBL教學方法的接受程度較高,因此,雙語教學仍可延續使用PBL教學法.
3.3教師素質
教師的英語水平,學科知識,教學經驗及教學態度是成功實施雙語教學的關鍵因素.調查中,絕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師授課內容重點突出,難點清楚,達到了良好的效果,肯定了授課教師的授課態度.然而,調查中有47.86%的學生認為教師英語口語發音與專業英語水平直接影響學習效果,這就亟需提高雙語教學教師的自身英語水平與能力.筆者建議,學校應每年選派一定數量的青年教師參加外語培訓,采取國內培訓和國外培訓相結合、短期培訓和長期培訓相結合,強化教師的專業外語與口語水平,以提升教學能力.
綜上所述,學生對雙語教學的認同度較高、學習效果較好,但在教學過程中仍發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如教學力量較薄弱,課堂形式不夠生動、教材選擇難度較大,學生英語水平不均衡等.筆者認為,雙語教學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對雙語教學模式不斷探索,教學效果不斷提高,才能尋找出適合我院食品類專業學生發展要求的雙語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嚴明.高校雙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外語教育視角[M].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8:231-238.
[2]官世云.我國高校雙語教學涉及的主要問題及解決辦法初探[J].中育,2012(6):72-74.
[3]黑明燕,曠壽金,劉備戰,等.醫學本科生對臨床專業課雙語教學的理解和要求[J].實用預防醫學,2003,10(3):425-427.
[4]劉曉慈,張福恒.試論雙語教學的核心是外文原版教材[J].北京大學學報,2007(5):270-272.
[5]王陶,李文,陳宏偉.應用型本科院校食品微生物學雙語教學的探討[J].生物學雜志,2009(3):89-90.
[6]郭紅輝,何麗君,鐘瑞敏,等.PBL教學法在食品營養學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輕工,2011(3)∶122-123.
(責任編輯∶閆文龍)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5348(2015)10-0094-07
[收稿日期]2015-03-03
[基金項目]韶關學院第十三批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70312-000015);韶關學院第十五批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SYJY20141522).
[作者簡介]唐輝(19-),女,湖南永州人,韶關學院英東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食品營養學.*通訊作者.
The Study on the Influenclng Factors and of Blllngual Teachlng Effects ln Food Nutrition
TANG Hui,GUO Hong-hui*,LIU Guo-1ing,ZHOU Xiao-wei
(Yingdong Co11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1ogy,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Abstract:The study conducted surveys on 145 students of the Programe of study on Bi1ingua1Teaching on Food Nutrition.The resu1ts showed that themajority of students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effectof bi1ingua1 teaching and think itvery necessary to continue bi1ingua1teaching in the the course of Food Nutrition.Meanwhi1e, the survey a1so found that therewas sti11imProvement for textbook,the teacher'sabi1ity and 1ecture forms.
Key words:Food Nutrition;Bi1ingua1Teaching;effect eva1uation;diagnoses and ana1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