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琳
【摘 要】 小學語文閱讀課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通過閱讀課的開展,學生對于佳作的閱讀與欣賞能力得到加強,并且其情感的表達以及語言的應用水平也能獲得同步的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程的開展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來提升閱讀課的教學水平對于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有著顯著的現實意義。文章結合實際的語文教學經驗,對于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的有效方式進行探究,以提升語文閱讀課程教學效果提升的可行性。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課 教學方法 教學有效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知識的積累還處于起步階段,急需要強化其基礎知識的儲備以及知識的應用能力,因此學生的可塑性非常的強。而語文閱讀課程的開展除了能夠讓學生拓展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還能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學生文化知識的應用以及閱讀情感的表達進行強化訓練,因此采用合理的措施來提升語文閱讀課程的有效性可以很好的提升語文課程教學的總體效果。
1.探究式預習,為語文閱讀課程教學提供必要的準備
課程預習是從小學階段開始的學生必備的知識學習方法,在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也會提前對新課程進行自主預習,但是學生傳統的預習方法往往只是會對課文的生詞進行簡單的查閱,預習的效果很難達到新課學習的標準。在語文閱讀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創新學生的預習方式,采用探究式預習,除了生詞的查閱工作外,教師也要為學生布置相關的思考題,以指導學生對新課的知識進行深入的思考,為語文閱讀課程的開展提供最佳的準備。
例如在《狼牙山五壯士》課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為學生布置相關的生詞查閱作業,在生詞讀音和理解的基礎上查找字的組詞或者是詞的近義詞反義詞等,來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并為課文的閱讀做好準備。而另一方面,教師應當布置相關的思考題,例如課文中“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這句話體現了班長什么樣的精神以及當時的戰士們為什么會熱血沸騰,如果我們在讀這句話時應該用什么語氣等。這些思考題可以讓學生提前感悟課文中的情感并思考如何表達這些情感,這樣閱讀課的開展過程中,學生的準備可以大大的提升課程的教學效率,進而將教學效果極大化。
2.教學工具的使用,提升閱讀課的實際教學效果
閱讀課的核心部分在于佳作的賞析與品讀,因此語文課程的教學標準對于語文教師的文章賞析能力和范讀能力做了極高的要求。而現階段,如果只是采用單一的課文賞析或者是教師范讀、學生跟讀的教學模式,學生除了能夠掌握基礎的閱讀能力外,情感表達能力的提升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在語文閱讀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合理的采用相關的教學工具,以提升閱讀課的教學效果。
由于國家對于小學教育的支持,很多的小學完成了多媒體教學工具的配備,因此,在語文閱讀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來提升課程的質量。一方面,除了范讀外,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的配樂朗讀來讓學生進行跟讀,富有情感的語言加上優美的背景音樂,使得學生在跟讀時能夠更好的體會文章的情感。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熟練朗讀后嘗試進行配樂朗讀,通過這種配樂朗讀的形式,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對于文章情感的感悟等都能獲得極大的收獲,從而使得語文閱讀課帶給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3.閱讀課對話模式,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感受力
閱讀課的開展對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章情感做出了極高的要求,因此,除了基本的課文賞析和朗讀外,教師還應當積極的指導學生對于文章進行思考,并將自己的想法放到課內進行交流,以使得小學階段的學生能夠獲得對于文章深層次含義領悟的能力。閱讀課對話模式即在閱讀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提供合理的機會來讓學生與教師或者是學生之間進行平等的對話交流,以探討課文中的基本知識以及自己對于課文的領悟,進而提升閱讀課開展的深度。
例如魯迅先生的《少年閏土》這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除了讓學生進行文章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及對文章寫作背景進行介紹外,還應當積極的指導學生對于閏土這一形象進行思考。魯迅先生的文章往往具有豐富的內涵以及極大的諷刺性,因此,教師要在閱讀課的開展過程中,積極的采用對話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的背景進行思考,再借助相關的問題對學生的思考方向進行指引,進而讓學生在與教師的交流中獲得啟發,發現文章所表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農村的衰敗,農民在封建政權壓迫剝削、愚弄、毒害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狀態。
4.閱讀課點評,鞏固課程知識
為了提升閱讀課的教學效果,教師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促進閱讀課的開展,學生在預習、佳作閱讀與賞析、交流對話的過程中往往獲得了非常大的感悟與情感體驗,同時課內的表現也產生了非常大的差異。教師在閱讀課的最后,可以采用學生互評的方式來進行一部分知識的總結,讓學生在對自己同學的課內表現、朗讀水平或者是相關觀點進行點評的過程中,對照自己進而互相發現學習中的不足點,以獲得更大的進步。同時,在學生互評完成后,教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記錄,就在預習工作、課文閱讀以及觀點創新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學生或者是小組進行科學的總結,并進行相關知識的補充,以不斷的完善語文閱讀課程的教學內容,從而鞏固課程知識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閱讀課程作為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文化基礎的提升以及知識應用能力的強化有著顯著的幫助,教師在語文閱讀課程的開展過程中要積極的采用相關的措施來提升其教學效果。在課程開設之前,要指導學生采用探究式預習方法,為語文閱讀課程教學提供必要的準備;在課程開設之時,教師通過教學工具的使用以及對話模式的采納,充分的凸顯語文閱讀課程的教學效果;在課程開設之后,教師也要采用學生互評或者教師點評的方式,來再一次的鞏固閱讀課的知識點,進而鞏固整個課程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鞠鳳媛.試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途徑[J].電子制作,2014,(18).
[2]李成波.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