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偉
摘要:語文信息化實現了信息科技與語文學科的創新整合,不僅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語文的教學模式,為語文注入了新的生命。
關鍵詞:語文信息化;趣味課堂;創設情景;信息開放;情感教育
英國語言學家柯里福曾說過:"科技不能取代教師,但是使用科技的教師卻會取代不使用科技的教師。"信息化技術具有"全面性、創新性、超前性"的作用,在日常教學中,把多媒體運用到課堂中,有益于學生的學習,信息化使語文教學充滿了人情味,更加貼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術只是語文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我們也應該意識到信息化的一些消極影響,適當使用多媒體技術,使語文教學和多媒體技術能有效融合起來,揚長避短,發揮最大作用。就像姚曉蘭在其一篇期刊文章中提出"當前,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廣泛,但其在與語文教學整合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怪圈,違背了語文教學本身的特點,給語文教學帶來了嚴重問題。基于此,應把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融為一體,推動基于信息技術的語文課程改革,從而最大限度發揮現代新技術的優勢,提高教學質量。"
語文現代化教學,提供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使學習成為樂趣。語文現代化教學借助動畫、圖形、影像、聲音等多種信息媒體,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文從再現文章背景、理清文章思路、創設語言情境、交互評點、培養創新思維來論述語文教學中的現代化教學。
一、再現文章背景
初中語文教材對文章的選材是廣泛的。作者生活在一定時代,他的作品反映當時的情景。有些課文指出的情境或社會背景,離學生生活較遠,單靠老師講解介紹,學生很難學透徹。中學生處于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為主要形式的發展階段,單純言語講授,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他們必須具有學習的需要及動機,即學生必須對學習活動本身及學習所要達到的目標,有強烈的興趣,缺乏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的學生不可能成為學習的主體。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教學就能克服課堂上的這些不利因素。它能使教學中無法具體表現出來的事物和現象,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對古今中外,特別是歷史及國外風土人情等不再難于理解,同時新穎的直觀教學課件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理清文章思路
學生要體會語言的妙味,必先了解文章的中心內容、脈絡、主旨和思路,才能明白作者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匠心所在。即觸發對文章的體裁、風格、情感、質地、氣勢等方面的籠統感受。其教學任務是:借助微機將其課文材料配樂或配事,借助生動的形象的誦讀,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感受文章的語言,把握文章思路,領悟文章主旨,對文章產生初步籠統的感受印象。為了完成這一教學任務,充分利用文、畫、聲、樂,利用教材"預習提示"了解文章主旨,或抓住文章主線弄清文章的層次結構,或根據文體特點(議論文的結構、小說的情節等),把握文章脈絡,從而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理解文章的主題。
三、創設語言情境
"感情是向感情說話。"(綱爾巴哈語),凡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都是作者心靈的產物和情感的結晶,要想使學生用心靈、用真情擁抱作品,這就需要教師創設與之適應的情境,營造與其作品相適應的氛圍,引導學生自覺地投入到作品中去,忘掉自我,與作者和教者"聲氣相投,心心相印。"創設情境的方法很多,但用微機來創設情境,可說是最理想的方法之一。
四、交互評點
交互評點,是在獲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和提高的一種手段,所以,就學生而言,課堂不僅是教學的場所,還應該是互相學習、自我提高能力的場所。就教師而言,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和學生,還要考慮如何訓練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把講課和訓練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媒體,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與教師交流的機會。學生首先接受教師認知和示范中所包含的信息,然后在學習中對這些信息進行消化、應用,進而創造、完善。而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相互學習,相互輔導,從而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交互評點,"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整理、貯存,將有關知識進一步理性化、技能化,這就需要讓學生進行大量運用練習和實踐,使學生所學知識保持和轉移。在交互評點中,教師要注視每個學生的活動,及時提供個別指導,并且給以積極的反饋,以利于他們不斷的獲取成功。
五、培養創新思維
現代教育強調發展學生的基本素質,特別是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電教軟件的設計,要遵循信息傳播中人的感知規律,抓住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視聽,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我們的教學不能僅僅滿足于信息的傳遞、感知材料的呈現。在具體的教學中,學生應將其新知識和已有的知識相結合,即通過已有的理解對訓練的新內容進行過濾,并在過濾過程中重組新的內容。
實踐證明:語文現代化教學課堂結構,應是借助電教媒體再現文章背景,理清文章思路,創設語文情境,指導"交互評點,"培養創新思維。要實現運用電教媒體對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促進作用,電教軟件優化是前提;切入時機是關鍵;教師的指導是保證。三者關系是相互聯系的,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發揮電教媒體應有的作用。才能使語文現代化教學課堂結構日臻完善,更好更快的培養適應新世紀需要的一代新人。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使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牢牢把握住演示時機,真正使現代化多媒體語文教學恰到好處,才能起到啟發誘導,畫龍點睛,深化提高的作用,真正提高教學效益,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