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鳳國
摘要:體育教學能改善學生的身體素養,可以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收獲堅韌以及不放棄等運動精神的培養。初中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能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身體技能的鍛煉,逐漸強化自身的身體素養。但是,初中生體現不同的認知能力,對參與體育運動的期盼也不同,體現較強個性發展需求。為此,體育教師應科學運用教學方法,為學生搭建個性發展的體育平臺,促使學生獲得更優質的成長。希望此次研究能為體育教師實施科學的體育教育提供借鑒。
關鍵詞:初中教育;體育課程;初中生;個性發展;身體素養
前言:體育教師在創建課程教學平臺時,需要關注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時體現的需求,實施多樣化的體育教學,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實現個性的成長。新課程也提出教師需創新知識教育的模式,突顯學生在知識學習中主體,讓學生各項機能得到鍛煉。體育教師僅是依照傳統思維向學生實施體育教學,是不能讓學生得到身體素養的鍛煉,必須要運用多項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實現個性化的發展。為此,體育教師要思考如何運用創新性的講解方法構建個性發展的平臺。
一、體育教師關注學生個性發展的意義
(一)促使學生養成不放棄的個性
體育不僅是單一的課程教育,也對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精神品質養成有著影響。體育教師在課程教育中,通過一些體育游戲或者是比賽等方式,增加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能動性。同時,體育教師可通過長跑和跳高等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樹立堅強、不放棄的運動精神,突破身體運動的極限性,感受堅持不懈所帶來的精神享受。體育教師需思考在活動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個性發展,促使學生得到精神品質的培養。
(二)能對學生實施團隊合作的教育
體育教師實施課程教育,促使初中生得到個性的發展,不僅促使學生養成不放棄的個性,也能對學生實施團隊合作的教育。體育活動的類型較多,一些是個人比賽,而很多則是團體活動,如籃球運動、接力比賽等[1]。在這些體育活動中,教師不僅讓他們掌握運動技巧,也能讓學生感受到團隊合作的作用以及享受。這樣能引導學生樹立團隊以及合作的精神,促使學生實現個性的成長。
二、體育教師促使初中生實現個性發展的教育策略
(一)引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
新課程提出教師需創新知識教育的模式,改變體育知識講解的方式,促使學生對知識教育產生關注力。為此,體育教師要想促使初中生實現個性發展,首先要做的教學工作是引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興趣是保障學生參與知識教育的關鍵,也是引導學生對課程知識進行探索的基礎[2]。體育教師要思考怎樣讓初中生對體育運動以及知識學習產生興趣,因而在運動中促使初中生實現個性發展。
體育教師應改變傳統體育教學的模式,促使課程教育體現較強的新穎性,解決以往束縛學生個性發展的現象。體育教師能依照班級學生體現的認知能力、對體育知識進行探索等方面的差異,科學選擇體育教學的方式,增加體育教育的吸引力。體育教師能將信息技術、多媒體等納入到知識講解中,積極改變體育教學的氛圍,增加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
(二)依照學生身體差異開展分層教學
體育教師要想為學生搭建個性發展的體育平臺,促使學生獲得更優質的成長,不僅要引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也應該依照學生身體差異開展分層教學。這是因為初中生體現不同的認知能力,身體素質也有著較大差異,不能運用相同的教學方法實施體育教育。為此,體育教師應該依照學生身體差異開展分層教學,將班級學生依照以上兩個因素進行等級的劃分,如A、B和C三個等級,依照等級實施不同的體育教學。
如進行籃球教學時,體育教師通過理論講解能讓不同等級學生都了解籃球運動。之后,體育教師能運用多媒體講解運動知識,讓A等級初中生掌握運球的技能,能正確運球走到50米之外;讓B等級初中生雙手交叉運球,順利走到100米的距離;讓C等級的學生能在跑動中運球,跑150米的距離。通過實施這樣的分層教學,能讓不同運動能力的初中生得到運球技能的培養,滿足他們實施籃球運動的不同需求。
(三)創新教學方式,通過趣味競賽等方式保障其個性發展
初中生要想在體育課程中實現個性發展,需積極構建創新性的教學平臺,讓學生收獲運動技能的培養。為此,體育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方式,通過趣味競賽等方式保障其個性發展[3]。趣味比賽能改變知識教育的方式,也能增加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讓學生獲得個性化的課程培養。體育教師要思考體育運動的創新性,將一些運動改編成比賽項目,不僅改變體育知識傳輸的方式,也能給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
如體育教師能開展“誰是長跑王”“跳躍王”“趣味投籃王”等比賽,讓學生更好參與到體育運動中,提升課程教育的趣味性。同時,這些趣味比賽也能給那些運動能力強的學生提供發展平臺,更好體現出學生的體育運動中的有點,促使初中生實現個性的發展,以強化課程教育的創新性。
結論:體育教師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在課程教育中給學生搭建個性發展的課程平臺,不僅促使學生養成不放棄的個性,也能對學生實施團隊合作的教育。而體育教師要想促使初中生實現個性發展,首先要引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解決以往束縛學生個性發展的問題。其次,體育教師要依照學生身體差異開展分層教學,促使學生獲得更優質的成長。最后,體育教師也應該創新教學方式,增加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通過趣味競賽等方式保障其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關于在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個性的探討[J]. 程傳銀.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1)
[2]體育教學改革與學生個性發展[J]. 于秀. 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