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色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教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對一些晦澀難懂的知識少有提及,因此提高學生的小學語文成績,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個良好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寫作
不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只要想學好語文,寫作是重中之重。有一個好的寫作能力,可以很好地增強學生的語感,提升學生對文章內容思想的把握能力,當然對語文成績的提高同樣是水到渠成。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督促學生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堅持每天寫一篇日記,記錄一天的生活,將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文筆,提升語文學習的能力。在日記寫作中,教師應該實時地對學生的日記進行指導。
二、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個人書讀的多少,直接影響其自身的素養,個人談吐以及思想的高度。小學教學中,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對學生有著非凡的意義。小到現在語文成績的提高,大到對以后為人處世的影響。舉個例子,在小學六年級的教材中,我們有學習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對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大部分小學生是陌生的,所以教師可以推薦學生去多讀一些朱自清先生的其他散文作品,比如他的敘事散文《父親》。通過學生對朱自清先生其他散文的閱讀,在教師的指導下,了解散文中表達的思想,也提升學生對散文這一新文體的理解。其實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中,有很多優秀名著的選段,比如《魯濱孫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完整地閱讀這些世界名著,并且讓學生讀書的過程中,摘抄書中好的句子,最后讀完一本名著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寫出對這本書的讀后感,即對這本書中人物的性格的了解,對作者所表達的思想的掌握。
小學語文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有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它是學生日后語文學習的基礎。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和指導下,提高寫作能力,提升語文素養,對學生的未來的發展有著極其有利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周衛群.小學語文看圖寫作教學內涵分析:以人教版(2007年)教材為例[J].時代教育,2012(20).
[2]黃曉軍.改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J].新課程學習,2009(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