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巖 孫文濤
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合作學習已經成為新課程教學中一種極力倡導的重要學習模式,也是新課程理念所體現的一種學習方式,要想在數學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模式,最為重要的還是讓學生具有合作意識。
關鍵詞:數學教學;合作意識;合作探究
一、培養合作意識,養成良好習慣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一個學習小組中為完成小組的任務,以小組作為單位形式的一種學習模式。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充分、透徹地了解個人與團體的關系,加強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意識。合作學習可以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體現出來,還能夠增進團隊的團結協作精神,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高度發展。合作學習還能增加課堂學習過程中老師與學生、教材三者之間互助。為此,合作學習的作用這樣大,就希望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開展合作學習的前提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我們的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激勵質疑到位,合作解決問題
學習中的質疑是學生學習成功的引航者,是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一把金鑰匙,是學生學習能力優與差的明顯劃分。我們數學教師應該站在現代教育理念的指點下,遵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激勵學生敢于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去質疑問難,探求問題的答案,來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能在一起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問題。
三、引導學生走近生活,感悟、體驗合作探究
數學是從生活中來,又回歸于生活。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洋溢著數學的“身影”,教師應該使學生親身去感受數學的存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捕捉畫面,為學生提供充分觀察、思考的空間,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從他們生活的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真正體會到數學就在學生的身邊,親身感受到數學的價值,感悟到數學的魅力所在。
例如,學習“人民幣的認識”一課時,我利用活動的機會,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超市參觀,學生觀察了學習、生活日用品的價格,并進行了記錄。回到學校之后,我就在班級隨機布置了一個小超市,讓學生以小組的模式模擬售貨員的賣貨和顧客的買貨情境。通過小組成員的表演,學生身臨其境,扎實地認識了人民幣,并且還能夠正確使用人民幣,大大超出依據課本傳授知識的效果,學生反饋非常理想。學生探求知識的愿望非常強烈,合作學習的意識逐漸建立起來,合作學習必將發揮它特有的功能。
參考文獻:
馬君兒.關于數學教學中增強學生合作意識的探索[J].新西部,2011(0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