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摘 要:就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談了一些看法:要營造輕松的氛圍,使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新精神;充分利用化學實驗,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注重與生活生產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創新意識;學習興趣;化學實驗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的核心是創新。要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創新,而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又靠教育。所以,深化教育改革,培養創造型人才就成了國運興衰的關鍵。作為一名中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適應形勢的發展,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一、要營造出輕松的氛圍,使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新精神
在日常的教學中,學生容易在課堂上處于緊張的氛圍中,這樣學生就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容易形成“被老師牽著鼻子走”的局面。因此,為了防止這種局面的形成,就要為學生營造出一種寬松、活躍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充分地發揮出自己的個性。讓他們能夠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并自己積極地解決問題。這樣就能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例如,在“物質的變化和性質”這一課題中,有一個演示實驗,向硫酸銅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觀察藍色沉淀的生成。在觀察現象的過程中,就有學生提出問題,是不是可以把加入試劑的順序交換一下,這樣就更容易觀察出藍色沉淀的生成。這個建議就提得很有創新性,并且抓住了實驗的關鍵點。
二、充分利用化學實驗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以,要充分利用實驗的優勢,在實驗的設計過程中有意設置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環節。另外,可以多設置一些趣味實驗,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以及創新的意識。在實驗的各個環節可以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去參與,尤其是在實驗步驟的設計上,可以讓學生充分參與進來,這樣就能看到學生的創新,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注重與生活生產相結合培養創新意識
化學是一門與生活生產緊密結合的學科,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多地將書本上的內容和生活相聯系,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去考察、去探索、去發現發生的一些現象的實質。可以設置一些化學興趣小組,展開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探討化學問題的濃厚興趣,也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加知識,開發智力。在觀察生活的過程當中可以設置一些化學實驗去驗證生活中的有趣現象,這樣一來既可以提高實驗技巧,更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應當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作為教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要注重自身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更應該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夠做到青出于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