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東琴
【摘 要】 文言文教學作為中華文化載體的重要學習途徑,對教師和學生都有著重要的價值。文言文的學習可以嘗試“反復誦讀、深入理解、課外拓展、注重積累”的方法。我們思想上應該高度重視,在朗讀的基礎上加深對文章字、詞、句的理解,進而把握文章主旨,領悟體會作者的匠心獨運之處,堅持長期的積累, 學生的文言文水平一定會有較顯著的提高。
【關鍵詞】文言文;誦讀;理解;拓展;積累
在整個初中語文教學階段,文言文的教學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它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學實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一線語文教師必須抓住這個契機,進行反思,改進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文言文教學效果。筆者立足于施教者,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反復誦讀
誦讀是千百年來人們從學習文言文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學生的語文能力,主要表現在語感上,而誦讀是加深文言文理解,培養(yǎng)學生語感素質、訓練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過誦讀理解文言文,學生的閱讀實踐,學生對課文的體驗、感受,是教師的任何講解、分析都不能代替的。而平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也總是缺乏嚴格的誦讀訓練,誦讀的時間短、次數少,使得學生的語感能力差,語文水平低。文言文通過誦讀可以正音識字,規(guī)范語言,有利于掌握大量文言實詞虛詞,為日后獨立閱讀文言文作準備。
讀法有多種,默讀、吟讀、誦讀、個人讀、集體讀等等。像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大量運用比喻、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語言不僅有詩一般的形象美,更具有抑揚頓挫的音樂美。在教學中,可以指導學生自讀、齊讀、分組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增強朗讀的趣味性,提高教學效果。因此面對一篇新的文言文, 只有通過大量朗讀才能對該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二、深入理解
學習一篇文言文,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最大困難是句點不斷、音讀不準、意讀不懂,要讀懂就得疏通字、詞、句。教師這時要幫助學生疏通字、詞、句。能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大意,準確的翻譯課文,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文,領悟課文的主旨。
1.字、詞方面。要求學生注意古漢語多為單音詞,字即詞。注意破音異讀、古今異讀、通假異讀的現象。掌握一定數量的實詞和虛詞,是閱讀文言文的物質基礎,也是文言文教學應著重致力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文言文的實詞有三類:一類是古今意義完全相同的詞,這類詞按今義理解就行。一類是古代常用,今已消亡的詞,如朕、詔、誥等這類詞需查工具書解決。第三類是古文中多用,今文中也用,但詞意不同。這類詞意義最易發(fā)生混淆,學生往往疏忽,望文生義,以致錯誤理解文章的意思,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文言虛詞數量比實詞少得多,但使用頻率極高,所以不掌握一定數量的文言虛詞,也難讀懂文言作品。學習文言虛詞,要使學生弄清詞性,掌握其語法作用,并能翻譯。
2.句子方面。古今漢語句式有相同之處,也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教學文言文要分析其相異之處,才能掌握其規(guī)律,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中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文言文大都是膾炙人口的傳統(tǒng)名篇,語言精煉優(yōu)美,思想蘊含豐富,寫作上各有特色。教學中可以結合字、詞、句恰當分析,使學生能結合語境從句子結構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難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利用古漢語常識具體分析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準確的把握文章。
3. 主旨的理解方面。必須以字詞理解和句子理解為前提,抓住文章個性特點,通過語言分析,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表現出來的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和思想傾向。
三、課外拓展
要對文言世界有更清楚的認識,僅僅靠課堂教學是不行的,還要重視課外對文言文的學習,讓學生在大語文教育環(huán)境中繼續(xù)學習,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不要拘泥于教材上有限的幾篇課文的字句落實,應該大膽的向課外延伸,不斷實施拓展閱讀,打通多種渠道,創(chuàng)設學習文言的言語環(huán)境。我們要指導學生不斷地從課外學習文言經典,還要把課內學到的內容盡量運用到課外,要遵循“精讀與博覽結合,課內與課外溝通;精讀學規(guī)律,博覽增見識;課內打基礎,課外增實力”的教學原則。平時,可以讓學生多讀半文半白的古代小說、寓言故事、神話傳說,這樣學生既不會感到厭倦,又學到了文言知識。
四、注重積累
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有意識的記憶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中學階段文言文的教學目標是“有獨立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一定的積累是必不可少的。知識的積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礎。文言文知識的積累主要表現在:
1.背誦的積累上。經常誦讀,能背誦一定量的優(yōu)秀的文言文段落或篇章,這會使學生獲得比較牢固而豐富的感性知識,對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學水平提供豐富的養(yǎng)料。
2.詞匯的積累上。可以讓學生準備一本筆記本,有重點、有針對性地搜集、歸類、整理、積累。例如:通假字、古今異義、感情色彩、虛詞的積累等。通過歸類、比較、積累,學生不僅能提高文言詞語分析能力,還能體會到學會積累所帶來的喜悅和益處。
3.特殊文言句式的積累上。常見的特殊文言句式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等。每種句式都有其特定的標志,我們要識記一些典型例句并且加以歸納整理。
我國的古漢語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是古人留給我們的珍貴文化遺產,她記載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幾千年的文明與智慧,學習這樣的文章有利于中學生更好地繼承和弘揚我國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對文言文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文言文能力的培養(yǎng),須堅持。以上僅是我的幾點淺顯的認識,講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作者單位:建湖縣沿河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