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奎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進行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讓學生在積極的思考和分析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的重難點,實現教學難點的突破。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擺脫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實現高效率的教學。
關鍵詞:轉變觀念 ?創新教學 ?自主學習 ?開放式教學
在新的教學改革的浪潮中,中學語文教師也要跟上教學發展的步伐,用新的教學思想和觀念來武裝自己,提高教學能力,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追求教學創新。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上,教師要重視學生對知識重難點的探究,根據教學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使學生由淺入深地掌握知識的重難點,實現教學突破,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一、重視發展學生的情感,提高語文感悟能力
中學語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出符合學生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使他們獲得學習的樂趣,實現真正高效的教學。教師要多和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興趣特點和知識基礎,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創新,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情感和知識體驗,促進其對語文知識的深刻感悟,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時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一是在課堂互動環節增加對學生的了解。通過對學生的提問了解他們的知識和能力,并在自主探究環節對學生進行關注,以了解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思維發展情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教學設計,使學生能夠在適合他們的學習活動中提高語文綜合能力,使教學高效進行。二是在教學結束之后對學生進行了解。教師可以通過和學生的積極交流了解他們對學習的感受和想法,以便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能夠結合學生的情感需求,使教學活動更有針對性并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還要在學生的積極探究中,不斷提高他們的語文感悟能力。
二、創新教學方式,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長期采用固定的教學模式,時間一長,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學習效率低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教師要從思想上進行教學創新,擺脫應試教育和傳統教學的影響,使學生在活躍積極的學習氛圍中探究知識,有效促進他們創新思維的發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創設出豐富的教學形式,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學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勵下深入探究語文知識,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感悟,促進其語文理解能力的發展,使其語文思維更加深刻,在分析問題時能夠有效結合已有知識和語文經驗從多個方面促進語文思維的發展,實現創新思維的發展。在新的教學模式中,初中語文教師要當好教學的組織者,為學生起到指導的作用,實現教學策略的優化,使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上得到自由發展。
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自學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初中語文教師學習主體成為了學生。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來設計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積極探究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并掌握知識的運用,促進新舊知識的有效聯系。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在教師的及時引導下,學生才能夠正確高效地進行知識探究,解決阻擋思路發展的障礙,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有效提高自學能力。
首先,對學生進行引導,激發他們的探究積極性。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對他們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使學生產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強烈欲望,引導他們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通過引導讓學生積極思考,并逐步發展語文思維能力,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其次,在課前預習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使他們掌握有效的預習方法。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前,為了讓學生對要學習的內容有所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課前預習,并用科學的預習方法對他們進行指導。通過預習,學生了解到教材中的內容,在課堂學習時會重點探究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學生能夠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最后,引導學生進行質疑,發展創新思維能力。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引導他們善于發現問題,并通過已有知識來進行認真思考,最終自己解決發現的問題,促進思維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思考、善于質疑,通過質疑和釋疑促進語文創新思維的發展。
四、關注學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和學生的聯系,發展友好的師生關系。在和諧的教學環境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開放式的教學環境,和學生一起參與知識探究,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感悟能力。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生活,與他們一同發現、感悟生活的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長此以往,教師在寫作中可以看到學生的較大進步。中學生感情豐富、思維敏捷、向往未來、追求真理,尤其是現在的中學生大多目標高遠、想象豐富、富于創造力然而升學壓力使他們的接觸面相對較窄,常在作文中大倒苦水,而他們在日記和隨筆中卻能洋洋灑灑、長篇大論。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寫周記、日記,不規定字數、不規定題材、不規定文體,只要是學生自己所見所感,所聞所思就歡迎,要以興趣為主,長短不論,以我手寫我心,讓文字為自己的生活服務。若是能得到教師的表揚與同學的贊美,則有誰會拒絕文字表達呢?正規作文訓練,學生只要以實際生活為寫作內容就會精彩無限。每次作文,教師可以多布置幾個題目供學生選擇,要多留點時間給學生觀察思考。教師可以讓步入高中的新生寫“我有這樣一個夢”,讓離家住校的學生寫“想家”,讓癡迷于流行歌曲的學生寫“我最愛的一首歌”,讓對電視著迷的學生寫“我最喜歡的廣告”,讓足球愛好者寫“教師,我對你說足球”等。當把學生的寫作視野引向生活后,教師又可讓他們到生活中尋找寫作點,幫助教師出作文題,并寫出寫作意見。通過這樣的寫作學習,不但能學會感悟生活,表達自己,還能培養創新精神、訓練思維能力。
總之,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跟上新課程改革的步伐,用創新的思想和觀念進行教學突破,使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充分進行知識探究,提高他們對知識的領悟能力。中學語文教師,要時刻進行學習,提升自身素養,為實現創新教學打好基礎,使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師的精心實踐下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