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華
【關鍵詞】 物理教學;教學效率;提高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4—0108—01
一、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順利進行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也是每一位教師必須面對的課題。那么,如何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呢?筆者認為:首先教師要真誠地對待、關心和愛護學生。教師必須真情付出,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對學業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多關懷,相信他們的潛力,真誠地幫助他們。其次教師要展現自己的教學的魅力,由此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愛”上物理。展現教學魅力,提高教學活動的吸引力,這是優化師生情感關系的重要策略。教師要得到學生的愛戴,就得有內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幽默等優秀品質,這是優化師生情感關系的重要保證。為此,教師要自覺提高自身修養,開闊知識視野,提高敬業精神,提升教育藝術,努力成為富有個性魅力的人。最后教師要通過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情感體驗,改進教學活動,使教學過程充滿情趣和活力。
二、 面向全體學生
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承認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發現每個學生的獨特性,這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例如,有些學生對物理實驗特別感興趣,尤其喜歡動手操作;有些學生對物理與生活及社會問題的聯系感興趣,喜歡帶著問題進行社會調查;有些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律感興趣,喜歡進行一些邏輯的、理性的思考和探索。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同認知水平和認知方式,鼓勵與提倡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問題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練習的安排等要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要給每一個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
三、 聯系生活實際
新課程標準對課程目標的要求有明確規定,除書本知識之外,還有另一方面的知識,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識,而這種知識對于將來從事生產實踐的人來講才是最為根本的知識。因此,教學時,教師要盡量用一些貼近生產生活的例子引入新課,盡可能與現實生活相聯系。
例如,用學生的近視眼鏡作為凹透鏡現實原型,兒童樂園中的翹翹板作為杠桿的現實原型等等。通過與現實生活聯系,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同時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渴求和學習物理的興趣。
四、重視物理實驗
實驗是研究物理的基礎,可以很好地輔助教學,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這里所指的實驗既包括教材中所安排的學生分組實驗,也包括教師演示實驗和一些趣味小實驗。
例如,在八年級上學期“引言”部分,教師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現有物品進行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現象,如紙鍋燒水、瓶吞雞蛋、硬幣浮在水面上、覆杯實驗等。有些能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現象盡量讓學生練習解釋,有些暫時還不能解釋則著重觀察現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今后學習留下深刻印象。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有機結合教材內容,巧妙安排一些現象明顯且富有趣味的物理實驗,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四、 優化練習與作業
作業是學生鞏固知識的有效途徑,同時它也是教師掌握學情的有效渠道。因此,布置合理的作業至關重要。筆者認為,布置的作業要體現趣味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要體現開放性,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每位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還要體現層次性,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做作業獲得相應的收獲。
例如,在學習了“摩擦力”后,除布置一些基礎習題外,還可布置幾道選做題:1.學生自編一道與摩擦力現象有關的題目,題型不限。2.寫一篇“假如沒有摩擦”的科幻小論文。
總之,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是教師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廣大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把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理念真正落到實處,從而切實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