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雨
摘 要: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只有讓學生端正思想,明白學有所用,才能調動其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挖潛化學教材中蘊涵的思想品德教育,使教育教學真正融為一體。例理結合,從多層面闡述化學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化學教學;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現代教育存在著重視科學知識教育,忽視或無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傾向,致使一些學生人文精神失落,價值觀念淡薄,道德水平下降,乃至走上犯罪道路。中學化學教材史涉及的史實,展示了化學知識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體現了化學家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學思想和思路,高尚的人格和品格。以史明理,以史為鑒,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精神食糧,對于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將起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素質是素質教育中最重要的素質,為學生其他素質的發展提供了內在動力和思想保證,故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在化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們化學教師面臨的新課題。
一、滲透思想教育的途徑
1.在課堂教學中滲透
課堂教學是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師在課前必須認真鉆研教材,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識體系、重點、難點,又要注意挖掘教材內在的教育因素,授課時力求做到: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開發、思想教育于一體。如,結合化學實驗滲透實踐第一的觀點,結合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進行物質決定意識的教育,做到學習化學知識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
2.在課內、課外的習題中滲透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接觸一定量的習題,這也是向學生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好時機,因此,在編選習題時,要注意選擇科學性和思想性較強、具有教育意義的好題。如,在學習化學變化實質時可編題:有人說,他發功能使鋁分子變成銅分子和金分子,其中違反科學之處有哪些?使學生在交流討論、學習知識的同時受到了深刻的科學思想教育。
3.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滲透
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及學生的日常接觸中,時刻關愛學生,及時表揚學生中遵守紀律、勤奮學習、樂于助人、熱愛生活、熱愛集體的事跡,贊賞學生中能夠認真觀察、尊重實驗事實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介紹學生中好的學習方法及策略,抓住時機及時引導,加強學生自我教育。
二、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1.愛國主義教育
首先,結合教材有關內容,介紹我國古代的化學成就。如,舉世聞名的黑火藥、造紙術、濕法煉金、燒制陶瓷的發明,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文明,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其次,介紹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成果。如,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晶體,主要化工產品:如,電石、煤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合成氨、化肥、染料、純堿的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硫酸、堿的產量居世界第三位,使學生了解新中國在各個領域發生的巨大變化。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2.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規律的揭示和反映,都貫穿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物質變化過程中包含著量變和質變。如,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氧氣與臭氧因構成分子的原子數目不同,引起質變;由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的遞變而引起質變,金屬元素變成了非金屬元素或稀有氣體元素;碳在氧氣中燃燒由于兩者質量比不同而引起質變,產生不同的生產物等等,可在講解中向學生滲透量變與質變的規律。
3.科學態度與科學方法的教育
在化學教學中,要特別指出科學研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也受到科學方法的教育。如,學習純堿時,突出侯德榜那種一絲不茍、不怕困難的堅強意志和獻身精神,有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勇于探索的嚴謹學風和科學的態度。
三、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體會
在化學教學中重視把政治思想教育納入的教學目標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分解到每章各節,甚至每個知識點,并落實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教學內容同步進行,做到經常性、系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對學生的學習會產生內在推動力,使他們產生高漲的學習熱情和長久的積極性,以樂觀積極的情緒投入學習,幫助其振奮精神,堅定意志,增強克服學習中遇到各種困難的決心和信心,激發其探求未知的新問題,發揮創造性的想象,展開創造性的熱情,使學生的創造潛能得到發揮。
總之,初中化學教材中具有內涵豐富的思想教育因素,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重知識能力的結合,還要找準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精神的最佳結合點,增強教育的適應性和針對性。只要大家用心、熱心,并有計劃地在教學中進行自然滲透,定能使化學教學的科學性與思想性水乳交融,使學生在學習知識、開發心智的同時,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教學真正融為一體,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謙.教育評價與統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05.
[2]夏正盛.初中化學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張錫生.現代職業道德與通用能力[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