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 要: 職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產物,也可以說是人自身發展的產物。相對于基礎教育而言,職業教育有其自身特性。職業教育既可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與參與意識,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在當前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下,職業學校老師要根據學生差異性培養學習興趣與動手能力,在教好學生的前提下管理好學生,培養出具有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 新形勢 中職教學 管理方法
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工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由于高校擴招、高中擴招生源嚴重不足,所招學生的思想、文化等基本素質明顯下降。不同程度地存在基礎差、底子薄、自制力差、學習目的不明確、厭學等現象,給學校教育工作帶來相當難度。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意志薄弱,不能圍繞一個目標做出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淺嘗輒止,半途而廢;有些學生學習注意力集中時間很短,往往只能集中一節課的學習時間,第二節課的學習效率大打折扣;還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習慣很差,盡管已經讀了十來年的書,卻還沒有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課前幾乎不預習,上課不做筆記,課下不按照老師的要求做課外練習,對所學功課不及時復習,因而很難在學習上有所收獲,當然更談不上創獲。
雖然,中職生源知識基礎比較差,但智力素質并不差。他們的思維敏捷,動手能力較強,對新事物、新觀念容易接受,適應性強;且追求時尚,追求財富,出人頭地的愿望非常強烈。所以,我們必須注重發掘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習興趣,努力實施“因材施教”。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改變“填鴨式”傳統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進步。
一、首先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動手能力
一節課有一個好的開頭關系到整節課的效果,而好的開頭又在于能否激發學生興趣。特別對于中職生來說,我們既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要使他們感到有趣,更能提高他們的求知欲。首先,在教學上我們可以進行多媒體教學,多媒體計算機把電視機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一種新的圖文并茂的、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這樣一種交互方式能有效激發中職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其次,我們可以聯系實際生活,創設情境教學,把學生帶入企業,帶入工廠,從生活中選取某一典型場景,作為學生觀察客體,并以教師語言描繪,鮮明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也可以進行實物演示情景,即以實物為中心,創設必要背景,構成一個整體,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情境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啟迪,抓住中職學生的好奇心,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我們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之外還要注重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手腦結合,理論聯系實踐,達到中職教育的目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知識的記憶是短暫的,方法的掌握是長遠的,知識使學生受益一時,方法將使學生受益終生。培養中職學生的動手能力應貫穿整個學習生涯,需要廣大教師、家長共同努力,并保持一致,多給學生學習鍛煉的機會。讓學生學完理論知識就能進入實訓操作進行實踐鍛煉,在實訓操作時盡量動手完成,豐富自身操作經驗、方法。
二、其次要尊重學生,以人為本
自尊與尊重他人,是現代社會最重要的人格品質,是一種健康的人格態度,指尊重他人的尊嚴與個性,尤其是社會的弱勢群體:老人、小孩,殘疾人、陌生人,等等。中職生有較強的好勝心,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我們對于他們要給予人格上的充分尊重。有一篇教育文章寫道:某班考試心理健康課有一道題是“天底下三件事”包括哪些?答案大致是:天底下其實只有三件事,第一是自己的事,也就是自己能安排的事。第二是別人的事,也就是別人主導的事情。第三是老天爺的事,也就是說人類能力以外的事情。但是有個學生在試卷上赫然寫著:天底下只有三件事,男的就是房子、車子、票子。老師看后勃然大怒,大聲責問他:“上節課你都學了什么?怎么寫了一個這樣的答案?敢不敢讓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你的答案念出來?”后來導致學生怒氣沖沖地把試卷奪了回去,對老師橫眉冷對,趴在座子上再也不聽課了……
其實我們應該意識到當學生犯了錯誤,不能給學生貼上不學習的標簽,一些壞的標簽會使學生產生自卑感、挫敗感和失敗感,進而自我放棄。同時更應該注意貼壞標簽的做法既是對學生的不尊重又是對自己能力的否認。首先老師應該對學生的一些不好習慣加以引導,以身示范,使其觸景生情,把自尊和尊重他人這種優良的傳統繼承下去,同時,老師更應該包容學生的錯誤,只有包容學生的錯誤才能對其進行正確教育。更應該意識到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學生,只有以人為本,才能將學生培養成棟梁之才。
三、中職教師也應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在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下,新行業、新職業、新技術、新工藝不斷出現,為了達到職業教育的目的,培養社會需要的勞動分工,中職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知識素養,高超的教學水平,還要時刻對不斷變化的勞動力市場進行新課程開發,具備調研行業、設計課程、編寫教材、評估課程的基本操作能力。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社會分工我們要傳授新的技能給中職學生,因為中職學生肩負著國家制造行業的重擔。不僅要會教學、會管理,還要引導學生加入新行業,學習新技能,不斷完善國家產業結構。
同時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發展水平,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有計劃地把自己的教師工作作為專業研修,強調終身學習,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現有科學教學手段,積極參與教育交流與合作,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四、結語
中職學生正值發育成長的關鍵時期,需要正確引導和精心培養。我們針對中職學生的不同狀況進行興趣培養、動手能力培養,因材施教。堅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不斷豐富新知識和掌握新科技,虛心學習,善于借鑒他人教學經驗,從中吸取有益的東西,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學生觀與教育觀。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完成時代賦予我們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提升人力資源素養,做一個幸福、智慧的中職教師。
參考文獻:
[1]鄭子芬.中職學生成長特點調查報告.
[2]人民體育出版社教材組編.心理學.
[3]美B.S.布盧姆,等著.教育評價.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4]現代學校心理輔導.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