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月
摘 要: 教學設計是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合理組合和安排各種教學要素,確定合適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合理的教學設計可保證教學活動有計劃、有步驟、有效率地開展,從而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本文分析任務驅動教學法中教學設計內容和步驟,并就其在兒少衛生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 任務驅動教學法 教學設計 兒少衛生學
教學設計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指教師以現代教學理論為基礎,依據課程標準要求和教學對象特點,合理組合和安排各種教學要素,確定合適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重難點、時間分配與教學評價等環節[1]。通過教學設計,教師對教學活動的整體過程有一基本把握,使教學活動有計劃、有步驟、有效率地開展,從而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同時通過教學設計,教師還可以有效掌握學生學習狀態,從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采取必要的教學措施,為下一階段教學奠定良好基礎。因此教學設計對于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
一、任務驅動法的教學設計
1.任務驅動教學法概述
任務驅動教學法(Task-based Learning,TBL)是以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基礎的教學方法[3],強調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將知識轉化成多個具體任務,通過完成任務講解和學習理論知識和基礎技能,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4]。任務驅動教學法是近年來受到廣泛重視的一種探索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式已在英國、北美及亞洲許多地區廣泛使用,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教育教學中的一種具體應用。
2.任務驅動教學的教學設計
根據目前國內外有關文獻資料和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任務驅動法教學設計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教學對象: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學生在學習認知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通過學生的學習效果及行為和情感變化反映出來,任務最終由學生自己完成。因此教學設計要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分析,應該了解學生的基本特征、已具備的基本知識和認知結構,對學習的外部環境與刺激及其內部學習過程中發生和進行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加以統籌分析,以便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任務,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2)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教師制訂教學計劃、設計教學進度的基礎,是教師科學把握教學內容、實施創造性備課的重要前提,對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十分重要的意義。(3)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分析與確立是教學設計中至為重要的環節,決定著教學總方向,教學內容的選擇、教與學的活動設計、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的選擇與設計、學習環境和學習評價的設計都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展開。(4)教學策略:教學策略是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在對教學活動清晰認識的基礎上對教學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的一系列執行過程[5]。教學策略是教學過程的綜合解決方案,是保證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必須作為教學設計的重點。任務驅動法教學策略設計的過程中,應該處理好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的辯證關系。強調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重視通過各種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精神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5)學習效果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做的測量、分析和評定,可以采用測驗、征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等方式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全面客觀的評價不僅能估計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教學目標,而且能揭示學生學習中尚存的問題,使教師和學生根據反饋信息修訂計劃,有效地工作以實現制定的目標。
二、任務驅動法在兒少衛生學教學中的實踐案例
教學內容:兒童生長發育測量與評價
1.給出案例
2.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兒童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兒童少年體格發育相關內容及生長發育的常用評價方法。本課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人體形態、機能測量的常用操作方法并能對測量結果做出正確評價。
案例:兒童的成長一直以來都是社會、學校、家庭關注的焦點。“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健美的身材”越來越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如何正確評價兒童少年的生長發育,至今仍存在一定理解和認識上的誤區。如我國北方某城市學生甲,男,7歲,身高127.8cm,體重31.6kg。其父母常常自豪地說:“看我兒子身體多棒!”學生乙,男,10歲,身高130.5cm,體重25.0kg,其家長經常愁眉不展,到處為兒子尋找增高秘訣,認為兒子營養不良[6]。
3.確定學習任務
任務①:掌握身高測量的操作程序?
任務②:你認為學生甲、乙的發育水平如何?其父母的觀點正確嗎?
任務③:如何正確評價上述兩學生的生長發育?
4.教學過程
①復習導入:兒童生長發育主要測量指標和生長發育的評價標準;②創設學習情境:展示人體形態測量的儀器和不同年齡段兒童生長發育的評價標準圖表,提出本節課的基本任務;③交流討論:學生隨機分組,相互測量形態發育指標。利用生長發育評價標準圖表對案例進行分析討論。
5.學習評價
向學生展示案例的標準答案;學生交流個人學習過程和體會;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指出彼此優點和不足;教師指出每組學生的優點,增強其自信心;教師總結、分析各小組任務完成情況,提出建議和意見,引導小組更好地合作學習。最后,教師對本節內容進行總結講解,強調知識點。
參考文獻:
[1]皮連生.現代教學設計[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P·L·史密斯(Patricia L.Smith),T·J·雷根(Tillman J.Ragan).龐維國,等譯.教學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荊建華,宋富鋼,花清亮,譯.Bruce Joyce,Marsha Well,Emily Calhoun.教學模式[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4]唐強奎.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行為引導教學法、項目課程開發與活動課程開發的關系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5):57-59.
[5]和學新.教學策略的概念、結構及其運用[J].教育研究,2000(12):54-58.
[6]張欣,龐淑蘭.兒童少年衛生學(案例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