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慧
摘 要: 寫好作文就需要孩子們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如何讓學生的作文有內容,作文不空洞,是所有語文教師都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這一問題需要從小學開始抓起。作為語文教學難點的小學作文教學不僅需要培養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更要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作者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容易受生活環境、家庭條件等外部因素影響,再加上他們缺乏對身邊人事物的細心觀察和思考,導致學生寫作困難,無從下手,究其原因除了缺乏必要的遣詞造句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沒有內容可以寫。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觀察能力 寫作興趣
孩子們的作文水平是學生語文水平的集中體現。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需要學生多寫多練。寫好作文需要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如何讓學生的作文有內容,作文不空洞,是所有語文教師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這一問題需要從小學開始抓起。作為語文教學難點的小學作文教學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更要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容易受生活環境、家庭條件等外部因素影響,再加上他們缺乏對身邊人事物的細心觀察和思考,導致學生寫作困難,無從下手,究其原因,除了缺乏必要的遣詞造句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沒有內容可以寫。所以,學生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他們只好敷衍了事,結果寫出來的作文,自然千篇一律,內容虛假不實,空洞無力。可見,小學作文教學需要進一步改進,提高學生作文水平。下面我結合多年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經驗,談談對小學作文教學的認識。
一、小學作文教學要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孩子們對寫作感到頭痛是因為缺乏寫作主動性。在作文教學中總是處于被動地位,導致學生缺乏主動性的原因是因為沒有寫作興趣。要讓學生主動進行寫作學習或是主動積累寫作素材,必須讓學生對寫作充滿興趣。只有對寫作學習感興趣,才能夠主動參與到作文教學中,才能主動克服寫作中的為難情緒,積極進行作文構思、遣詞造句。所以,我認為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生寫好作文的潛在動力,是把學生“要我寫”的觀念轉變為“我要寫”的重要因素。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和練習。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必須循序漸進,在整個過程中需要教師付出足夠的努力。教師要想辦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幫助學生消除對寫作的畏難情緒。
二、采用激勵策略,提高小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評價是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表現所作出的評價。教學評價具有對學生的指導性作用。新課程指出教師要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由于學生的起點不一樣,以相同的標準衡量所有學生,很顯然是不合適的。相同的評價標準不利于教師因材施教,更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作文教學需要學生具有相當的自信心。在作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自信心,能夠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把優秀作文宣讀給學生聽。這樣做本身就是對小作者的肯定,是一種積極的教學評價。教師要對寫作好的學生給予鼓勵好和表揚,對于寫作有進步的學生也要給予鼓勵。鼓勵是一種策略,目的是鼓勵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所以,教師的鼓勵是面向所有學生的,不能針對優等生,教師更要關注中等生和后進生的需求。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評價標準,以鼓勵為主,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的寫作自信心。只有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才有可能提高寫作水平。
三、指導小學生留心觀察,積累作文素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很多事和很多人,這些事和人都可以作為學生寫作的素材??墒?,學生很少積累這些素材,其原因是學生缺乏觀察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由于不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導致沒有寫作素材的積累,在寫作任務中,就會表現出無話可說和無事可寫的情況。所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足夠多的素材成為作文教育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這就需要教師教育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眾多事物中,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對每一樣東西都仔細、認真、透徹地觀察。為了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教師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結合實際選擇觀察目標。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是需要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的需要選擇目標的,這樣可以有效抓住所要觀察的事物開展針對性的觀察鍛煉。
其次,按順序觀察,注重條理性。學生的觀察是為了寫作需要,所以學生的觀察活動必須有順序,表達才會有條理。教師可以安排一下觀察訓練,教育學生有順序地進行觀察,并有條理地進行描述。
再次,教育學生觀察時要注意事物的特點。教師要教育學生觀察事物要認真并抓住事物的特點。生活周圍的事物千差萬別,只有掌握了事物發展規律和特點,才能真正認識事物,才能把事物的真實面貌反映出來,這樣的文章才能感動讀者。
最后,讓學生養成留心觀察的好習慣。學生的觀察要隨時隨地。教師要教育學生注意生活實際,留心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把觀察應用于學生的生活實際中,養成隨時觀察的好習慣。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素材積累,為以后的寫作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作文是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教師對學生作文指導的質量如何,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化素質,教學質量將直接影響基礎教育的整體建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牢固樹立教書育人、以人為本的思想,結合教學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思索和不斷創新,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