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燕
摘 要: 在新課改背景下,根據創設交際化情境的原則,教師應積極創設課堂交際化情境,以適應靈活多樣的英語課堂教學。
關鍵詞: 創設情境 英語課堂 直觀情景 交際活動 身勢語詞素
創設情境的目的是更有效地進行語言交際;創設的情境應當明確無誤,便于開展任務化的課堂活動。創設情境應當層層遞進,不斷深入,富有新意,讓學生在進行交際活動時既有發揮的基礎,又為其中的創新和變化而興奮不已,從而不斷激發新的參與欲望。
一、用直觀情景吸引學生
學過外語的人都知道,學習外語一定要多看、多聽和多說,最有效的途徑是到所學語言的國家生活學習一段時間或請外籍教師上課,但這種機會是很少的、有限的。絕大多數學生主要是在母語的環境中學習外語,不能用外語直接思維。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充分利用直觀教具,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理解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借助直觀情景進行教學,把他們引導到學習的氛圍中。盡量創造“動感的”英語課堂,把“教室”變為“學室”,使之成為學生活動之所、生活之所、歡樂之所,變為“自由生命體”成長之所,成為豐富學生個人世界之所。
教學中可采用的直觀情景一般有實物、圖片、錄音、投影、幻燈片及語音室等先進設備,這些都是教師組織活動、開展英語教學可采用的重要手段,能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口語練習,促進學生積極開展會話,使一堂普通的英語課成為師生雙方樂于參與的活動。如圖片可為學習者提供表達的素材及運用所學語言的例子,錄音能提供標準的英美語音,便于學生聽音模仿;投影、幻燈既能節省課堂上板書時間,又能提供生動、形象的場景、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增強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使用英語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求得真知。電教媒體可使學生的感覺產生廣泛的興奮點,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輕松的心態下不知不覺中促使他們積極地進行有效的交際。
二、設計各種形式的交際活動
教師可以利用課本進行語言游戲、信息交流、角色扮演、小品演出等交際活動,現結合教材舉例說明。
首先,教材中的討論題材多樣,與學生的所見所聞貼近,學生感興趣。如,牛津初中英語7A Unit 3 Let’celebrate,Unit 6 Fashion ,9A Unit 1 Star signs,這些話題可讓學生彼此交流,廣泛討論,各抒己見,形成互動。如Unit6 Fashion這個單元,教師可以讓學生穿上自己最喜歡的衣服一場時裝秀,并用自己學會的形容詞和名詞介紹自己的服裝和搭配色彩,這樣,學生積極地動起來,整個課堂十分活躍。又如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這個單元講的是青少年們的苦惱,像功課負擔重、心理壓力大,被同學嘲笑等,這些非常貼近中學生生活的問題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爭著發言,各抒己見,這樣一來,課堂真正變得有生活氣息,真實有意義,縮短課堂與生活的距離,把生活引進課堂,將課堂延伸進生活,使學生在取長補短、擴展思維的同時,體現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其次,教材中每個單元的Speaking部分,教師不宜僅僅限制于分角色朗讀,而要鼓勵學生根據已有對話編寫不同情景下類似的對話,并讓他們表演。中學生的很大特點是活潑好動、記憶力強和模仿力強,用生動活潑的表演形式將學生引向一個妙趣橫生的英語世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充滿濃厚興趣的愉悅心情下,很快地掌握所學內容。課堂上可允許他們不固定在座位上,盡量讓他們置于真實情景之中。如9A Unit1中的speaking可設置一個競選活動,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同學根據自己的星座、性格推選出一個同學競選學生會主席,并為自己的當選提供理由,用英語進行交際表演。這樣學生會在真實情景中輕松認真地對待英語課,從中真正學會英語。
最后,每學完一個單元,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都可以進行信息交流。如學完了9A Unit 1,Unit 2,Unit 3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制作一張關于自己的全英文海報,海報中要求包含如下信息,即性格、星座、個人煩惱。也就是前三個單元所學的話題。兩個同學一組合作討論如何使自己的海報更有趣、更有吸引力。鼓勵學生力爭用完整的句子表達每一個話題,教師給出一些有用句型作為提示:
1.It is +adjective +of…+ to infinitive;
2.would rather … than;
3.prefer … to…;
4.to be+adjective+enough+to infinitive。
學生之間可廣泛交流,并分組比賽,看哪一組交流最默愜、最流暢。通過這樣的交流,不僅復習鞏固了前三個單元,還活躍了課堂氣氛,更鍛煉了學生的膽量,提高了學生的素質。這種愉悅式的交際情景便使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樂,教學目標實現了,學生的交際能力也提高。
三、利用身勢語詞素創設情境
語言符號系統是人際交往的主要工具,但是并非唯一的工具。在交際中,非語言符號系統占有主要地位,其中語音、語調、和視——動等符號系統即“身勢語詞素”也能強化信息的語義分量。如在下面的句子中:“You don’t mean it.”如果說話者的前額稍稍向前傾,眼睛大睜。說完最后一個詞后嘴巴仍張著,那么這句話意味著:“You don’t mean it,do you?”(在這個配合當中,句子雖然結束了,動作卻“發出”了疑問。)然而,在說同一個句子時,如果頭直挺著,眼睛微張著,說完這句話嘴就閉上了,那么這個句子表達的卻是很有把握的斷言。
用點頭表示贊同、肯定、加重語氣等,用微微一笑、搖搖頭、皺皺眉頭等可以表示不同的語義,如贊許、憂慮、困惑等。用升調表示禮貌,用降調表命令等,這種運用體態語言配合的教學,通過臉部表情或手勢等,引導學生擺脫母語的影響,迅速掌握所學的語言知識。同時由于學生在課內一邊看老師各種動作,一邊動腦筋思維,因此大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處于積極學習狀態中。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強調學生在對話中充分利用語音、語調和其他動作,全方位地生動地表達自己的信息意義和情感。這樣可以使課堂操練和交際練習更真實、形象、生動,更能適應真實交際場合的需要,完整掌握交際手段。
堅持創設交際化情境,師生之間便會進入“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默愜狀態,英語課堂就會富有生命活力,學生也會因此而獲得更多的學習樂趣和信心。
參考文獻:
[1]王勤.英語教學策略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