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燕林
摘 要: 在英語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應堅持以人為本,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性學習。本文就大學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進行了研究探討。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 創新教育 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一直存在嚴重的“少、慢、差、費”的問題。學生在大學期間學習英語把重點放在對詞匯、語法的把握上,但是忽視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交際工具對他們來說根本沒有派上任何用場。那么是什么造成我國英語教育長期以來的“費時低效”?究其原因,主要是外語教學一直以來照搬國外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此外,功利主義的應試教育是造成學生在英語聽說上“聾啞”、讀寫上“文盲”及交際上“癡呆”的一大原因。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依靠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促使學生主動發展,其核心是創新。大學英語教學應當樹立創新教育觀念,在創新教育觀念下構建創新教學模式。
一、培養發散思維,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研究表明,討論式、質疑式的教學有利于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的發展。要讓學生豐富想象,積極探索求異,堅持獨立見解,這就要求教師善于挖掘教材中蘊含的創造性因素,通過設疑創設情境,給予每位學生參與的機會,讓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知識,大膽進行發散創造。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設計新穎別致,并喚起學生共鳴的問題,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集體討論,集思廣益。也可以用所教知識,讓學生自由地求異發散、編寫新的內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寫幾個keywords,讓學生編一些內容。這樣會使學生相互啟發、相互交流,從而運用創新意識靈活運用語言知識,讓學生憑自己的能力與摸索解決新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得以真正提高。
二、重視學生個性特點,激發學生創新欲望
作為一名課程標準的實施者,我們應該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幫助每個學生為自己的英語學習定位,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留出時間和空間,幫助學生通過學習英語掌握學習的方法和策略,為今后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非智力因素的差異,分層互促,讓知識層次低的學生做問答練習、轉換練習,對他們的提問保護其積極性,簡單的問題要盡量留給他們,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逐漸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在傳統班級授課制中,教師傳授給學生共同的知識和思想,往往忽視學生在智力和個性特征方面的差異。實施創新教學,需要教師在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各自的專長,做到因人施教。
一個成功的外語教師要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做到:在了解學生用什么方式思考,他們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是什么之后,進而有針對性地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和步驟,使用適合學生學習需要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從而提高學生語言學習的技能,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設計不同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應用能力,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交際活動是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最佳途徑。知識全球化的到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發展和進步,給英語交際能力提高帶來很大的影響,大學英語教師不再是依靠一支筆加一臺錄音機進行教學的主角,語言交流形式從文字發展到圖聲形、動畫和多媒體的同時合用,為學生提供多層次學習機會,使學生從自己的思維特點選擇學習,提高學習的動力和效率,促進學生信息交際能力的全面發展。
三、“以學生為中心”的啟發式教學法
啟發式教學方法是在英語學習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勵學生充分利用所學材料解決問題,發揮已具有的語言能力,積極參加言語活動的有效方式,以大班精讀課為例。這本身是啟發大學生心智,幫助大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思考,集聽說讀寫譯于一體的交流活動。所以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積極引導大學生參與,除了引起學生共鳴的課前演講、討論、講解名人軼事等外,還可以在課堂上根據課文的主題,編排豐富的課堂活動,如雙人對話、小組討論、課堂辯論及演講等。這些的形式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避免大學生出現疲倦的狀況,又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高校大學英語創新的實踐應用
大學英語教學的創新在實踐中主要表現為:①開放教學突破英語課堂教學的界限,延伸英語教學的實踐。開放教學對于高校近年來推廣英語來說是最好的教學形式,它不僅能提高大學生的興趣還能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開放教學主要有情景式開放教學、保持型雙語化開放教學和過渡型雙語教學。②大學英語教學的創新在科目的選擇上,鑒于目前階段,高校學生的現狀及雙語教學缺乏足夠的條件和經驗,高職院校如果開展開放教學可以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在課堂的設計上,教學目標是雙重性的:第一獲取學科知識,第二培養和提高學生應用外語的能力。在教學模式上,施教過程要強調教師和知識的關系;培養過程中要突出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學習過程中要強調學生與知識的關系。在實際教學實踐中要讓學生用外語來思考、陳述和解決問題,例如采用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等課堂教學方法。③大學英語教學的創新,其前提必須是側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等應用能力在英語教學過程。④大學英語教學的創新要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此基礎上靈活運用教學大綱,教學才能創新。英語教學大綱貫穿英語教育教學的思想,是英語教學的核心。⑤大學英語教學的創新要尊重教學規律,注重教學方法,并且以塑造學生高尚的人格和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目的。只有具備以上才能,才能從自己的創新實踐中發展創新能力形成發展的規律,為創新教育提倡最直接最深刻的體驗,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自覺地將知識傳授與創新思維相結合,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捕捉學生創新思維的閃光點,多層次、多角度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總之,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認識過程,又是一種探究過程。教育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探索與創造,英語課堂教學只有將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很好地進行統一,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逐步培養學生的求異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Jorden,R.R.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2]王春蕾.協作學習教學初探[J].中國電化教育,2002(8):21-24.
[3]朱云.英語教學中的創造教育[D].《中學教育》創新教育專輯,2001.8.
[4]齊憲代.開展創造教育的內容、途徑和方法[C].北京教育,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