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賢
摘 要: 自進行新一輪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綜合實踐活動這一門新的課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獨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擺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但對于該課程主旨的把握和領會卻出現很大的偏差。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必須密切聯系起來,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正是一個最佳的樞紐。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回歸生活、回歸社會,追尋該課程的“原味”,真正讓學生在參與社會生活中擁有盡量豐富的經驗,在“現代”中不知不覺滲入“未來”,以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融入生活,融入社會,獲得身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 綜合實踐 回歸生活 回歸社會 實踐能力 和諧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新型的課程,以全新的理念、獨有的形式存在,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索式的學習,在參與“我與家庭、我與學校、我與社會、我與大自然”的綜合性實踐活動中成長起來,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發展。
毫無疑問,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與社會生活相聯系,既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又是現代教育思想指導下的產物。要傳遞和交流人類經驗,就必須把學校教育和社會生活密切聯系起來。然而,現行的許多綜合實踐活動研究主題顯然脫離了學生的需要,脫離了學生真實的生活。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回歸生活和社會”,目的是讓學生參與社會生活,使學生擁有的經驗盡量豐富,在“現代”中不知不覺滲入“未來”,以改變過去那種與社會生活相脫離的教育灌輸方式。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學綜合實踐課回歸生活和社會呢?
一、要選取貼近生活的課題,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
小學綜合實踐課強調有意義的學習,注重知識的獲取和技能的掌握,與情感教育相結合,陶冶情操,培養興趣。因此,學生的學習內容主要來源于兒童的生活實踐經驗,以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選取學習課題,建立與生活目的的聯系,使學生產生情趣,這是維系學習的原動力。因此,選取學習課題時,應當使課程和學生的生活及社會實際相關聯,縮小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的知行統一搭建一座橋梁,使它們得以溝通。例如在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走進春天》時,我帶領學生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感受春的變化、春的氣息,這毫無疑問比課文中的描述要更有說服力。我還開展后續活動: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發現,畫一畫自己所見到的春天,同時利用黑板報這個平臺展示學生成果。這樣,學生的收獲就有了評價的平臺,自然就有了成功的體驗。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情感無疑得到很好的培養,而且能豐富學生的習作素材,提高習作水平,真是一舉多得。
二、要注重生活時空的多元,整體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小學綜合實踐課要回歸生活和社會,我們不能將學生圈于學校,而要以學生的活動和交往為線路,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的活動網絡,全面實施教育。引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在家庭、社區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因此,活動的組織形式要根據時空的特點,或班級,或小隊,因地制宜,因“效”制宜。通過各種生活體驗活動,滿足學生的天性,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快樂和愉悅的同時有所發展。例如在教授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斷更新的通信家族》時,我引導學生自主地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觀察社會生活中發生的變化,體會社會進步與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從而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了解通信及交通的發展與人們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通過簡單的觀察、調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同時,他們學會討論與合作。這種可貴的團隊精神將引領學生更全面地發展,更健康地發展。
三、要發揮現實生活的作用,實施生活中的教學
不難發現,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下的學生對學習本身不感興趣。要讓學生主動地學,首先就要讓他們深刻體會知識的重要性。在帶領學生一起開展《社會角色體驗》綜合實踐活動時,真實的角色體驗為學生提供了運用知識、展示才能的機會。在跟隨各個崗位老師實踐學習的同時,孩子們明白要做好自己的崗位不僅要勤奮勞動,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科學知識更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剛剛開始學習生涯的他們更應該努力學習。
知識的運用和技能的培養往往都是相輔相成的,在大人看來簡單的操作,孩子的能力往往能得到極大的提高。在此次角色體驗活動中,“汽配廠”小隊的成員們在制作模具的時候一直不合格,失敗了若干次,可他們沒有放棄,在工作人員的多次示范和講解下,終于摸索出正確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改良,最后所有人都制作出合格的產品,而且值得驕傲的是,有一半成員的作品達到非常高的標準,得到工作人員的一致夸贊。所以,在他們的日記中,有“這一刻才真正享受到了成功的滋味”的話語。
由此可見,小學綜合實踐課系統性知識教學是不夠的,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件隨時發生,因此,教師要注意把握時機,抓住教育的切入點、結合點,針對學生的思想和具體表現找準時機,然后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地滲透,使學生隨時隨地地受到教育,從而促進生活世界和科學世界的統一及生活與發展的統一。
總之,“回歸生活和社會”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原味”,這樣才真正立足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主體性思想;立足于課內外結合,課堂與生活、與社會聯系,促進知情行意統一的整體性思想;立足于學生社會活動的實踐性思想的合理教學思路。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自由的空間、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在生活中生動活潑地獲取知識,主動發展自己的個性,塑造完美的人格。唯此,方能使小學綜合實踐課真正成為學生喜歡的、真實有效的生活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