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萍 鄭麗偉 王路平

摘 要: 高等數學作為一門必修的公共基礎課,其教學過程至關重要。本文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增強師生互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見解。
關鍵詞: 高等數學課堂 數學文化 師生關系
高等數學是大一新生剛入學就接觸的一門課程,是一門公共基礎課,它既是各專業后繼課程的一個基礎,又是培養各種人才具備數學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的需要,因此,高等數學的教學過程至關重要。
自大學擴招以來,生源素質參差不齊,為適應這種變化,高等數學的教學方式和考試方式改革是必然的,老師作為課堂教學的驅動力,進行創新教學的核心是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就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師生互動性,本文從以下方面進行說明。
1.尊重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現在,幾乎所有的人對數學都存有很大的偏見,數學被“困難”了。數學實際上是一門非常有趣,非常實用的學科,因此,首要做的就是消除學生對數學的恐懼心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一步步走進數學世界。
每個人都有被需要、被重要的心理,學生也是,希望自己是老師眼中最特別、最重要的一個,因此,首要是讓學生感到他在你心中的重要性,最簡單可行的方法就是記住學生的名字。高數課堂大部分是合班上課,每次上課都有100人左右,我基本上在上課之前先背好每個班級的幾個學生姓名,課堂提問的時候不看簽名錄,直接提問,這樣每堂課都能認識幾個學生,也間接點了名,大概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全部認識了。而且通過課堂提問,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程度,也為以后課堂交流提供方便,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學生上課看手機或睡覺的現象,保證他們能夠認真聽講。
認識、記住、尊重自己的學生,學生也會尊重你,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2.開展探究式、鼓勵式教學,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高數是一門純理論學科,學生如果找不到課堂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切合點,對學習的興趣就不會濃厚,這種情況下“滿堂灌”的結果可想而知,老師累得口干舌燥,學生依然云里霧里,很容易產生厭學心理。那么如何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呢?方法很多,我主要采用探究式和鼓勵式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首先,結合所授課程專業或大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入,課堂講方法,課后以作業的形式呈現。如講極限章節,引入的時候,描述冬天下雪的感受,順便聊一下國內的景點,引起同學們的興趣,接著講述雪花的形狀,自然界的造物主一定數學學得好,為什么呢?雪花形狀各異,但是很規則、很對稱、很漂亮,今天我們來看一種雪花,叫做科赫雪花,是1906年科赫構造的:將一條線段三等分,先以中間的一段為底邊做一個正三角形,然后去掉這個正三角形的底邊,得到一條由4條長度為原線段長度三分之一的線段構成的折線,如果對這條折線的每一條線段不斷重復上述步驟,得到曲線就是科赫曲線,也就是科赫雪花,那么這個雪花的面積是多少呢?首先把現象用數學語言描述出來,設最初線段長度為3a,則最初正三角形面積記作S,則依次類推:
其次,部分題型的解題方法只給小提示,當學生解完,看到他們心滿意足的表情,不僅老師欣慰,而且增強了學生學習的成就感。
最后,結論由學生自己歸納,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當用多媒體教學的時候,課件的更改非常方便,有時候我會故意不寫結論,而由學生自己總結,這樣無形中肯定了學生的學習成果,鼓舞了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如講到微分這一節的時候,由于剛講過導數,導數和微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只是適當引導,很多結論都是學生自己想出來,他們邊總結我邊記到課件上,同學們看到自己的結論變成鉛字的感覺都很受鼓舞,當告訴他們這將作為下一屆教學的課件,更是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3.刺激機制,目標明確
學生最在乎的就是成績了,為了能更好地激勵學生在平時好好表現,可適當增加學生平時成績的比重,這樣可以減少學生期末突擊學習,短期記憶知識、知識掌握不牢固的現象。最有效的方式是把考核指標量化[1],規定平時成績在期末考試成績中占30%,把平時成績分為三部分,作業占5%,遲到占5%,課堂表現占20%,我很注重他們的課堂表現,這會直接反映在平時成績上。回答非常好的,我會直接宣布成績,積極鼓勵他們,部分同學得“A+”或者“A”,直接調動了其他同學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并且隔一段時間宣布他們的平時成績,營造學生在課堂上爭先恐后學習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使枯燥的學習生活變為有意義、有目標的學習活動。
4.數學文化在數學教學中作用至關重要
我們常說,要了解一個人,要先了解他的生活背景。同樣,微積分作為一門基礎主干學科,也要先了解它的歷史和主要的數學家,介紹一些人物傳記,隨著認識的加深,他們也越來越了解數學,親近數學,熱愛數學,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他們的知識面。
5.適當利用wifi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現在大部分高校都安裝了wifi,一方面方便了大家查閱資料,另一方面自控力較差的同學可能玩物喪志[2],因此一定要適當引導。我在課堂上一般要求學生設震動,如果鈴聲響起,我就會讓學生站起來唱三遍鈴聲,從我執教的幾年來看,效果不錯。在課堂上,對于一些以前的公式或者結論要求大家先“腦搜”,實在想不起來的時候再“手搜”,可以搜課本,也可以搜手機,有效利用了資源,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另外,關于QQ,可以建立一個高數群,同學們可以在網上形成一個論壇,把不會的問題發到網上,其他同學可以解答,這樣消除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提高了學習效率。
高等數學作為各大高校的一門基礎學科,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激發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是最重要的,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進而為社會輸送更多更優秀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處輝,朱燚龍.歐洲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新動向及其提示.中國高教研究,2014,(5):13-19.
[2]王兵.論手機上網對高校大課堂教學的影響[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0,(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