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華
摘 要: 社會和經濟在不斷向前發展,教育也需要與時俱進,以往行之有效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由于無法適應教育環境的變化和要求,開始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因此需要新的思想和模式推進新課程改革,從而使學生得到所需的高素質教育。要想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強化學生對基本數學技能和方法的掌握情況,就需要根據新課標內容作出調整。作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經歷,對高中新課程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初步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 高中數學 新課程 高效教學
數學課堂作為同時實現教與學目標的一種基本組織方式,學生能夠從課堂上最快捷、全面地得到數學知識。然而,現在很多學校的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對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后發現,主要是因為傳統教學思想和應試教育在人們心中過于根深蒂固,對學生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處于被動地位,很難鍛煉自己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部分學生還出現了較嚴重的抵觸心理,無法提起學習興趣。這些問題亟待教育工作者結合新課程的形勢去解決,筆者接下來就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一、做好準備工作
新課程教學首先應從教師的備課入手。每一位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都要以認真的態度深入教學內容,真正領會教學內容后用合適的方式向學生進行展現。備課時,教師需要對全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整體的認識,從學生的角度重新審視教學內容,尊重個體差異,重視每位學生,備課過程中應當注意對學生興趣點的契合。備課的質量決定教師的課堂質量,同時會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整體狀態,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二、緩解學生學習數學的疲勞問題
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疲勞問題,這種現象通常是由于學生通過長期的努力卻發現成績沒有相應提高造成的,這種不成正比的投入使他們身心疲憊,慢慢讓學生失去自我發展的能力,學習效率也大大下降。通過對這類現象的觀察,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走出困境,培養學生的獨立意志,克服挫折和困難,學會自立,消除他們主觀上對自己的不信任。對學生在作業和考試上犯的錯誤進行歸納,可以通過對問題的指出轉變他們的思想角度,進而達到目的,給予針對性的批評和修正錯誤的建議,幫助他們重拾信心,調整心態重新投入到學習中。
三、緊抓興趣點,營造學習氛圍
教育理論中有一條非常為人熟知的理論,那就是興趣教學理論,但是真正把興趣教學融入到課堂教學工作中的寥寥無幾,更何談在數學這種抽象嚴謹的學科中進行應用。數學課堂上學生面臨最普遍的問題就是對數學公式的不理解,認為這些知識理論過于晦澀難懂。所以,在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從興趣點切入,通過各種辦法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讓他們產生對數學的學習動力,沉下心投入到數學學習中,長久保持對數學的濃厚興趣。
新課標教材同舊版相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明顯地發現,新課標的教材在章節的安排上發生了改變,不再是以往純知識點堆砌的模式,而是對知識點進行了系統的整理,通過專題形式進行安排,其中穿插了各類活動內容。教師應當適應這種改變,合理運用教材,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學生的自主探索進行鼓勵,努力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能力。比如利用課后的“思考”“探究”“歸納”幾個新欄目,讓學生自行學習,鼓勵一題多解,在課堂上把數學理論聯系到日常生活中,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無處不在,發現數學的魅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制作一些小道具幫助學生更形象直觀地理解數學原理。比如在教學函數圖像一課中,教師可使用計算機課件向學生展示不同曲線的特征和動態變化過程,更直觀地展現數學知識,努力營造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潛移默化地進行知識的傳授,增強學生學習熱情,形成自主學習的環境。
四、新課程課堂教學
1.重視課前的預習階段。學生第一次碰到新的知識,通常都是茫然的,由于個體差異,他們的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相同的教學方式下,最終教學效果在每一位學生身上都是不同的。若學生可以事先在課前對數學知識進行初步了解,那么學生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課時就可以輕松得多,更容易掌握重點和難點。
2.鼓勵合作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性格、興趣等差異,合理地將他們劃分成若干學習和討論小組,組合時遵循“取長補短”、“同中存異”的原則。保證小組成員的學習水平呈梯度結構分布,這樣就能讓不同水平的學生能夠一起討論和學習,最終使得所有成員的默契和能力得到鍛煉。
3.適當進行激勵和評價。學習小組之間應該有一定的合作和競爭意識,適當的競爭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激勵和評價制度。在教學過程中,定期對各個小組進行評比,讓每一個小組成員能意識到自己小組的短板效應,認識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五、發揮教師主心骨作用
在新課標改革的推進下,教學理念的重心逐漸過渡到了學生身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削弱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在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空間的同時,仍舊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全程引導學生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中的一些難點和疑問。對于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模式,一定不能流于形式,必須發揮這種學習模式的優勢,鼓勵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
六、結語
高中新課程數學課堂的構建,需要一線大量的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進行探索與總結,結合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喚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熱情,積累科學合理的教學經驗,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并研究問題,推動高中新課程數學課堂建設。
參考文獻:
[1]劉衛青.PGP課堂教學平臺構建高效課堂的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2]陳肖娜.新課改視閾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探析[J].新課程(中學),2013,04:6-7.
[3]劉見樂.高中數學教師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方式狀況的調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