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妍麗
摘 要: 技工學校學生普遍存在學習習慣不好,對物理理論知識厭學的情況。物理教學應以觀察為基礎,為了能夠高效開展物理課的教與學活動,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物理學發展史故事、物理實驗、生活中的物理常識等多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
關鍵詞: 物理教學 觀察能力 培養方法
物理教學應以觀察為基礎,觀察是學生獲得必要感性知識的基本途徑。通過觀察,才能使學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是在什么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然而觀察能力不是學生與生俱來的,這需要教師的培養。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呢?筆者認為,首先應該讓學生養成觀察習慣。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就是說有些人沒有觀察習慣。雖然聽到了聲音,看到了事物,卻毫無反應。由此可見,周圍豐富的事物、現象作用于人之耳目,不一定會使每個人都能得到感性認識。所以,物理教師本身就要帶頭觀察事物,并且結合教學需要經常向學生布置觀察任務。讓學生有意識地到生活中捕捉物理現象,豐富感性認識,長久如此訓練,便可養成善于觀察的習慣。如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一、利用物理學發展史故事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
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成分是興趣,它能很好地推動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探索知識。培養興趣不僅能轉化學習動力,而且能促進智能發展,以提高學習質量和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因此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現代教學中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在觀察活動開始時,往往帶有一種極強的誘惑感和好奇心,而這種好奇心正是興趣愛好的原動力。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這種心理特征,變好奇心為觀察興趣,進而轉化為求知欲望。為了提高學生觀察興趣,明確觀察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利用中外物理學家觀察的故事,激發學生的物理興趣。比如在物理學發展史上伽利略由于觀察教堂里吊燈擺動而發現了單擺振動的規律;奧斯特因細心觀察而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從蘋果落地的啟示中,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從水壺中的蒸汽不停沖擊水壺蓋的觀察中,瓦特發明了蒸汽機,等等。科學家們正是從這些最簡單的、最微不足道的物理現象的觀察中,作出了震撼世界的發明和創造。物理教師要重視對物理學發展史上成功觀察事例的介紹,同時要經常結合教學內容,說明認真細致的觀察在知識學習及科學發明和發現中的作用,教育學生做觀察的有心人。由此大大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更加懂得觀察的重要性。
二、利用物理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中職生的物理教學,一般只開設基礎模塊部分,而這一部分內容在實驗又占了較大比重。教師在與學生一起實驗的過程中,一定要先給學生布置觀察任務。學生觀察內容包括實驗的基本儀器、實驗的設備和裝置,實驗中各種物理現象和數據、圖像、圖表及教師的規范化操作等。比如觀察儀器的構造,就可以了解儀器的結構原理、每個部件的作用、測量的范圍等。觀察儀器的銘牌就可以了解儀器的名稱、規格、使用方法和使用條件等。觀察實驗的操作過程就能了解操作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實驗操作的順序和過程等。對實驗數據的觀察,要求觀測的方法正確,數字的讀數要根據儀器最小刻度達到一定的準確度,記錄測量的結果時必須明確數據的單位。另外,在實驗前教師一定不要忘記提醒學生注意對教師實驗時的示范演示的觀察,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教師規范化的安裝實驗裝置,合理地安排實驗程序和正確的操作過程及演示物理現象、數據的讀數和記錄,如何得到實驗結果,等等。
三、利用生產、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總是從觀察開始的。觀察是研究自然科學的最基本方法。因此觀察不僅要會“觀”,還要會“察”,才能有所收獲。而物理學又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這就要求每位教師善于提示學生注意身邊的物理現象,啟發學生需要觀察的內容,激勵學生善于發現前人沒有發現的現象,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前人的發現,等等。比如在講圓周運動時,就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親自跑步和騎車繞操場跑幾圈,在轉彎時好好體會一下自己的姿勢,跑快、跑慢又有何不同?為了使學生很好地理解物理的重心及穩度,課前就讓學生親自背重物體體驗一下,身體為何要向前彎下去才不會倒?還有路邊建房時用的塔吊、杠桿、滑輪等及家庭所使用的各種電熱器具等。通過對身邊物理現象的觀察,激發求知欲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四、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時的幾點要求
首先,觀察力的生命在于真實,實事求是既是觀察的基礎,又是觀察的重要品質和方法,更是科學工作者的基本態度。在物理實驗中,要求學生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如實地記錄實驗中觀察到的各種現象、數據、標點符號,做到嚴格地把實驗事實和自己對事實的解釋區別開來。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不僅是提高物理實驗質量的要求,而且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需要。
其次,認真、細致、深入是觀察能力的重要品質之一,也是未來技工的基本素養和要求。所以在實驗中要認真、細致、深入地觀察。許多自然現象和實驗中的物理現象,有時稍縱即逝,有時一閃而過,這就要求每位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隨時抓住這些重要現象;只有深入觀察,才能發現細微的變化和隱蔽的特征。
另外,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輔導學生制定觀察目標,觀察的同時要進行思考。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結合物理教學內容經常給學生布置觀察任務,并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
事實證明,按照上述幾點對學生進行觀察力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一定會有很大提升,物理課的教與學也一定能夠高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