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碧芳
摘 要:作為一個健全的社會人必須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時代在不斷地發展,知識也在不斷地更新、完善,一個人想要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一定要不斷學習。幼兒是每個人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應該從小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使幼兒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主要分析了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并且總結了幾點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建議。
關鍵詞: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現代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知識更新頻率也不斷加快,僅僅依靠學校中學習的知識已經遠遠不夠,每一個人都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習慣,平時應該自主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現代人必備的一種基本素質。一直以來,由于受傳統觀念的深刻影響,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注重幼兒學習到一些什么,而是強調向學生傳授的知識;沒有關注幼兒的活動過程,僅僅關注教育活動的結果。這種教育方式使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只會被動接受,并不會積極、主動地思考,這對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會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在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教師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帶領、鼓勵幼兒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水平獨立獲取信息,積累經驗,逐漸培養和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才可以真正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一、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在我國基礎教育中,幼兒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階段,對于幼兒而言,幼兒園是學習知識、開始接觸社會的主要渠道,幼兒園的園內生活以及教師的教育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的行為以及思想。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以及教學質量
幼兒階段是每個人智力發展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兒童的智力發展速度也是最快的,正確、適當的學前教育有利于開發幼兒的智力,對于幼兒日后的發展也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每一個兒童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都有所差異,學習方式、認知方式也會有所不同,自主學習可以促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轉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學習的引導者,幼兒可以成為幼兒教育的主體,可以自己獨立學習、探究,這樣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自我學習意識,使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中,提高教學效果。
2.有利于充實幼兒的知識,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能力
幼兒園是幼兒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幼兒教育和幼兒未來的發展有直接的聯系,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使幼兒在今后完全按照自身的發展需求進行閱讀,涉獵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識,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學習更多的技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鍛煉幼兒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都有利于幼兒未來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
二、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1.集體教育活動中為幼兒提供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
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會習慣性地傾向于積極的情感體驗,不喜歡消極的情感體驗,對于幼兒而言也是一樣。如果教師講解的內容,幼兒的興趣不高,很可能會坐立不安、注意力分散,但是恰恰相反,如果教師講解的內容,幼兒非常感興趣的話,就會樂此不疲地不斷學習、探究。因此,想要有效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應該使幼兒能夠愉悅地學習,使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學習。為此,教師應該允許幼兒自己選擇想要學習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應該根據課程要求的目標為幼兒提供多種多樣的學習內容,然后讓幼兒自主選擇。比如,在“認識紙”的這個活動中,可以發現很多幼兒非常喜歡玩紙,這樣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和紙有關的美術活動或者手工活動,比如印染畫、揉紙、撕紙、折紙等。
2.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材料,讓幼兒自己選擇
幼兒的思維仍然偏向于具體形象思維,只有自己直接接觸后才會印象深刻,因此教師在開展活動的整個過程中都應該讓幼兒親自參與,讓幼兒能夠充分地感知,在實踐中慢慢積累經驗。比如,數學活動“排序”正式開始之前,教師應該和幼兒共同動手一起制作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多種形狀的卡片,準備制作材料的過程中,也讓幼兒自己接觸、感知后自己選擇,這樣就可以很好地培養幼兒的主動性,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3.教師可以讓幼兒自己選擇學習方法
在進行幼兒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征詢幼兒的意見和建議,這樣可以使幼兒從“要我做”的狀態轉變成“我要做”的狀態。比如,學唱“辦家家”這首歌曲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男孩、女孩對唱的方式學習歌曲,這樣可以將歌曲的內容以及含義更好地表現出來。這樣可以讓幼兒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認識選擇學習方法,不僅有利于發展幼兒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強幼兒自主學習的自信心。
4.區角探究活動中鼓勵幼兒自主探索
幼兒才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想讓幼兒自覺、主動學習,必須善于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調動幼兒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幼兒的好奇心非常強烈,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幼兒的這一性格特點在區角探索活動中引導幼兒大膽嘗試,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比如,在進行“恐龍公園”的區角探索活動過程中,組織幼兒討論“恐龍是怎樣滅絕的”問題,讓幼兒共同交流,鼓勵每一個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讓幼兒廣泛搜集和恐龍滅絕相關的知識,最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恐龍滅絕主要是因為地球受到小行星的撞擊,導致恐龍的生存環境發生改變。幼兒在討論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幼兒抓住這個問題的核心,使幼兒更加深入地探討、分析。在相互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更多的方法解決問題,使幼兒能夠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和喜悅,調動幼兒的內在學習動機,使幼兒產生主動參與的意識,使幼兒慢慢形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5.家長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一個良好榜樣
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逐漸培養的過程,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實際上幼兒教師并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才是幼兒的啟蒙者和教育者。因為幼兒每天和父母一起生活,父母的行為、舉止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幼兒的思想、行為,因此家長在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和提高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有關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家長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幼兒的個體發展,外界環境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的心理素質水平。為了有效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幼兒家長應該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多讀報、看書、學習,積極思考問題,為幼兒做一個好榜樣。幼兒只有在自主狀態下,才可以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積累學習經驗和知識。
綜上所述,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幼兒的智力發育,提高幼兒自身的能力,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幼兒教育中,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鼓勵幼兒自主探索,大膽嘗試。家長作為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該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全面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翟麗玲.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J].幼教天地,2011.
[2]喬雯.試談如何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J].幼教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