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視野下的數學課堂有效教學點滴談
喀迪彥·吐迪
(新疆庫車縣阿拉哈格鎮中心小學,新疆 庫車 842000)
摘要:數學是高中所有課程中最重要的一門課程之一,直接影響數學教學效率的就是課堂這一陣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課堂作為知識傳播的主要渠道,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好課堂這一教學途徑,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對廣大的高中數學教師而言,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如何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則成為每一位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開展課堂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使課堂教學發揮出實效性,這樣既能夠全面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又能促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的效果,為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深入探究,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全面提高。本文主要結合課堂教學展開,希望為其他的教師提供一定的借鑒、參考。
每一節課都需要有一個教學中心和重點,整節課都要圍繞著這個重點逐步展開。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知曉本節課的學習重點、難點,數學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借用一些特殊的途徑先呈現出來。比如說,可以在黑板的一角把這節課需要學習的內容簡潔地寫出來,以便激發學生們對其的注意與重視。此外,教師也可以借用聲音、手勢或者是板書等的變化引起學生對其的注意。再次,也可以借助教學模型、直觀教具和投影儀以及多媒體等刺激學生們的大腦,便于學生在大腦中對相關的學習內容留下深刻的印象,把學生對知識的探究興趣激發出來。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促使課堂教學順利開展下去。
數學是和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在課堂教學中,結合生活實踐中的一些實例應用到數學課堂的教學當中,再加上合理的教學技巧,落實對學生的基本培育。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則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地創設一些簡單的數學情境,有利于學生主動去思考、分析,也有利于保證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探究“線線平行”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門扇的兩邊是平行的這一現象,當門扇繞著一邊發生轉動的時候,另一邊始終和門框所在的平面沒有公共點,針對門框轉動的一邊和門框所在的平面形成線線的平行現象展開討論,進而再引導學生對這一知識點加以探究,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加深他們對定理中各種情況的理解,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課堂是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的主要陣地,高效率的課堂教學需要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的形式比較多,比如說以回答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到講臺上演練、課堂討論以及實例分析和做游戲等的方式。具體選擇哪一種方式需要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需要而定。在探究新知識的導入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先對知識做前期的介紹,適時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在分析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例如,在探究“導數在求解曲線切線方程”方面的實際應用時,就可以設置相關的問題:求過點和曲線相切的直線方程。鑒于大部分學生都會將其當作切點,而遺漏一條切線這一現象,在講解新知識前,教師就可以先讓出錯的學生板演自己的解答過程,然后再引導全班學生逐步進行分析、討論,師生一起努力共同找出出錯的原因:是過點還是在點處的切線?一定是切點嗎?等等,通過全體學生參與糾錯的方式來歸納和總結相關的知識,讓學生能夠真正吸收這一知識點,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
新課程標準對數學課堂教學也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改變對學生的看法,要把學生看作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思考能力的個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知識的規律特點等,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要求,注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讓每一位學生都有表現、思考以及發展與創新的機會。為了促使這一目標的實現,要求教師在教案設計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體現出學生的個性差異;習題設計也要多樣化、層次化,能夠全面照顧到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愛上數學,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這也是保證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的一個基本條件。例如,在學習完“圓錐曲線”的相關內容后,由于同學們在學習這一知識點時比較困難,可以當堂進行練習小測試,鼓勵學生們根據剛才講述的知識進行回答,及時鞏固,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圓錐曲線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快速掌握同學們的具體學習情況。這樣的教學可以使學生的知識從未知到已知,然后再逐漸過渡到熟練掌握的階段。
總的來說,高中數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學習,要想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確保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及教學思想進行調整,優化教學過程,踐行科學的教學觀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真正實現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昌盛.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23:36-37.
[2]路晨,張海麗.高中數學課堂練習設計有效性的研究——關于《數列》一章[D].華東師范大學,2011.
[3]梁云.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影響因素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4,08:217.
[4]葉曉彬.探討新課標下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2(11).
[5]王翠娜.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04).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5-0183-01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G6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