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春宇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廣大教師都已經意識到了做好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性,所以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構建高效的課堂環境已經成為了教師目前主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做到以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在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問題情境;實際生活;信息技術
數學的價值在時代的發展中逐漸凸顯了出來,人們也開始認識到了學習數學的必要性,所以數學教學質量不僅引起了學校教育的重視,還引起了廣泛社會群眾的高度關注。因此,作為新時代下的初中數學教師,要主動承擔起做好數學教學實踐活動的責任,通過學習新課改下的教學理念踐行適合于學生發展的教學策略,使學生真正愛上數學,從而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下面,筆者就站在教研員的角度,對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合理的問題情境,往往能夠使學生產生主動探究的意識,是體現學生課堂活動主體性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符合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理念。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容適當地融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進而再慢慢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從而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達到幫助學生高效學到數學知識,構建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目的。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從算式到方程》這一節時,首先,可以對學生說:“什么是方程?”通過對學生的適當提示調動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緊接著,通過一些數學問題,使學生認識到列方程式解決數學問題的一個好方法。然后,呈現一些合理的問題,讓學生用算式方法或者列方程的方法進行解決,由此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了解方程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數學工具。之后,再引導學生分析幾道典型例題,為學生滲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最后,再引導學生歸納知識,讓學生交流這節課的學習收獲。這樣,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切實達到了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目的。
二、聯系實際生活,增強學生學習動力
在數學課堂中融入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學生就會主動去學習知識。這是心理學研究證明出的結果。與此同時,數學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十分密切,值得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融入生活元素。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學會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教學,以求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魅力,從而構建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正數和負數》這一節時,首先,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引入生活實例,讓學生聯系現實生活,使學生真切感受到正數和負數是實際生活的需要。然后,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正數、負數、及零的意義,借助例題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利用正數、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知道怎樣用語言描述正數和負數的實際意義。之后,再通過一些升華性的生活問題,訓練學生應用新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的印象。最后,讓學生交流這節課的學習收獲。這樣,通過聯系實際生活,使學生體驗到了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充分構建出了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三、利用信息技術,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相對于之前所學難度有所上升,對于一些數學思維發展較慢的學生而言,高效掌握數學知識有些吃力,但是信息技術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難題。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懂得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使學生主動融入到數學課堂中參與學習,進而實現在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目標。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幾何圖形》這一節時,首先,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出示現實世界形態各異、豐富多彩的圖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嘗試將其抽象成為所熟悉的圖形,由此引出課題。然后,引導學生在大屏幕中進行觀察、抽象、歸納,使學生學會如何把現實情境中的物體抽象成幾何圖形。在學生獲得感性經驗之后,再利用信息技術逐漸延伸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經歷和體驗圖形的變化,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最后,讓學生整理這節課的所學知識,交流學習收獲。這樣,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之美,降低了學生未來學習幾何知識的難度,使整個課堂變得生機勃勃,從而充分實現了在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目標。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的影響下,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是當今教師必須要做到的。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有不斷進步的思想,為了學生的發展在課堂中落實可行的教學策略,從而充分實現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鄭定玉.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1):230-231.
[2]李雁冰.淺析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途徑[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8):121.
[3]張伯法.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探究[J].學周刊,2017(2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