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連杰
摘要:課標提出:要高度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教學中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做到區別對待、因材施教,促進每一位學生更好的發展。通過運用主體異步教學方法進行學生分類、目標主體異步、教學主體異步、評價主體異步等策略進行主體異步教學實踐,結果表明 :主體主體異步教學能根據學生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求,激發學生體育運動興趣,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是解決當前中學體育教學中此類問題的良方。
關鍵詞:體育教學;差異教學 ;主體異步
新一輪體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差異與不同需求,特別是后20%學生與前20%學生之間的差距變化情況,研究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由于每個學生的先天素質、品格、能力和氣質類型的不同,以及受到教育水平、生活環境和心理成熟程度的不同,而教師對學生的個體差別認識的不到位,在體育教學活動教學手段和方法,導致當前中學體育教學中出現的不均衡現象。我校創立的“主體異步教學法”則為體育教學提供了教學指導,為全體學生的均衡發展提供可能。主體主體異步教學指的是針對學生運動能力、素質、愛好等因素的差異,將個體教學、分類教學和全體教學統一在一個教學過程中,以個體教學為基礎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2014年灤縣第四中學九年級5個班96名男生,1-3班50名男生為實驗組,4-5班46名男生為對比組。實驗時間為2014年9月~2015年4月。
2.研究方法。
調查分析法:調查九年級5個班男生的身體素質等方面現狀,分析其主要特征及個別差異。
問卷調查法:調查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及了解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等, 并分析比較主體異步教學的效果。
實驗分析法:對實驗組學生采用主體異步教學,對對比組學生則采用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并進行多方面的實驗、分析。
二、實驗策略
1.實驗指導思想。依據新課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的基本理念,通過實驗,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以滿足個體發展的需要。
2.學生分類。將九年級1-3班男生組成實驗組,4-5班男生組成對比組,通過調查和測試工作,建立學生個人成長檔案,全面掌握學生的差異,提供主體異步教學開展的依據。
3.目標主體異步小組合作。
根據不同類別學生分別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和發展目標:A加深對運動技術和運動知識的理解,獨立創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B能熟練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運動技術,能完成基本教學目標,并積極完成學習目標。C基本完成課堂的學習任務。
4.教學主體異步差異教學。新課程為實施主體異步教學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
(1)教學要求主體異步。A組,教師要求他們不斷改進運動技術和提高運動成績目標,進一步提高水平,并加強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B組,在確定總體目標后,還應制訂出相應的個體目標提高學習的積極性。C組,調查后進原因給予必要的“關注”,注重賞識教育,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長處和優勢。教學中實施采用隨時升降級策略
(2)教學方法差異教學。針對學生實施不同教學方法,讓A組通過啟發探究式教學自練;C組學生實行區別教學如:分解練習、教師領做、個別指導等。如,在籃球教學時,安排實驗組學生AC、BB組結伴練習,通過同伴的技術影響加深他們對技術動作的理解、體會,教師講解示范和糾正錯誤技術動作,提高他們練習的質量,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技術感覺。
(3)練習手段區別對待。在教學中,設置不同的練習手段,使學生都能獲得成功和愉悅的情感體驗。如快速跑教學,三類學生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起跑,鼓勵C、B類學生為了擺脫后面的“A”而盡力地向前奔跑,要求A、B類學生奮力追趕C,通過激勵他們,共同得以進步。
5.教學評價主體異步。在主體異步教學中,我們遵循新課程多元性、分層性、過程性的三條評價原則。在實際操作中,對學生表現采用定量與定性評定相結合的星級評價方法。
三、結果與分析
1.實驗結果。
2.分析。
(1)從表4、表5可以看出,實驗前實驗組與對比組學生的立定跳遠、800米、實心球等項目成績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后實驗組學生的立定跳遠、800米、實心球等項目成績均有顯著提高(P≤0.01)。這充分證明主體異步教學的可行性和實效性。主體異步教學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挖掘學生的潛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2)從表6體育課學習興趣比較中可以看出:對體育課很有興趣、有興趣實驗組為28人,占總人數的29.2%,對比組為22人,占總人數的22.9%;對體育課無興趣實驗組為9人,占總人數的9%,對比組為14人,占總人數的14.6%。這說明在實驗組進行主體異步教學,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體育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變苦學為樂學,變厭學為好學,變學業負擔為學習需要。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主體異步教學能激發學生體育運動興趣。
(2)主體異步教學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主體異步教學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設定主體異步的要求,運用不同的練習手段,促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的提高
(3)主體異步教學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主體異步教學堅持因能編組、因組定標、因材施教、因需指導的原則,在內容的選擇、目標的確定、方法的采用及科學的評價等方面,都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滿足學生個體的需求,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的發展。
(4)主體異步教學是解決體育教學不注重個體差異不均衡問題。
參考文獻:
[1]黎世法.新課程主體異步教學方法論[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10.
[2]李兵.主體異步教學目標到位體育教學法漸析[J].體育師友,2001,(6).
[3]浙江省提出重點關注成績在后20%學生[J].中國教育報,2007,(9).
[4]汪勇華.主體異步教學法在新課改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體育學院報,2007,(3).
[5]黃永忠.小學高段體育異步教學的實踐與探索2004,(5)
[6]沈峰 張怡梅.基于”面向全體學生”的差異教學實踐與思考.中國學校體育.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