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艷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單一的、封閉的教學過程已經無法適應教育教學的發展。合作學習,作為當前課堂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學習方式,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和團隊合作能力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基于此,本文從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入手,重點探討了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策略,以期為業內人士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蘇教版;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合作契機
引言
上個世紀70年代初,合作學習的形式興起于美國,并快速傳播到其他國家。這種學習形式更為注重小組間的協作,注重學生經歷的自主、合作與探索的過程,自實施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語文合作學習不僅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提高了語文教學的質量,因此,推行合作學習意義非凡。但是,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了合作學習作用的發揮,影響到了合作學習的效率。
一、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合作學習節奏把握不當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習的自主權與主動權交到了學生手里,但每名學生的學情不同,每個小組學生的構成也不同,因此小組合作的進程勢必無法把握得很好。比如,一些小組的合作學習進入狀態較慢,可能剛剛開始步入正軌,就被教師叫停,而一些小組合作學習早早完成,教師卻依然等待。教師對于合作學習的節奏把握不當,使得學生合作學習的效果參差不齊。
2.學生參與興趣難以提高
合作學習的確能調動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課堂參與度,但也不能否認一部分學生不喜歡合作學習,這部分學生有學困生(學困生語文水平較差,參與合作時通常會感覺很吃力),也有優等生(優等生認為合作是拉低自己的水平,以自己的學習情況無需進行合作),還有一部分是性格比較孤僻的學生(這部分學生不合群,不愿意參與合作學習)。同時,很多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沒有新穎的形式與吸引人的話題,更是影響到了學生的參與興趣。
3.課堂活躍程度忽高忽低
合作學習不是個體的學習,而是群體的學習,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勢必會對課堂氛圍產生影響:有時課堂氛圍過于活躍,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十分熱烈,甚至會不遵守課堂紀律,說說笑笑,課堂像喧鬧的集市;也有時候教師布置了合作學習,學生卻不感興趣,沒有真正參與其中,使合作流于形式,課堂氣氛沉悶。這樣的課堂,活躍程度忽高忽低,合作學習效果不穩固。
二、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1.科學合理分組,把握合作節奏
每一個個體之間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分組時要注重平衡,防止組與組之間差異過大。例如,若教師將語文水平較差的學生分為一組,則難以起到合作學習的效果,還將使學生在與其他組的對比中產生心理落差,打擊其自信心,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應科學合理地分組。例如,將班級內語文學習能力強、中、弱的學生按一定比例進行組合,實現優生帶動中差生,差生跟進優生。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平衡各小組,又能保證全員參與,使得小組合作能夠順利進行。
此外,語文教材信息量大、學生認知能力尚未成熟,學習難免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一定要仔細研究教材,把握合作節奏,分析哪些內容通過學生的分組合作學習能夠完成,哪些需要教師的協助才能完成。
2.抓住合作契機,激發學生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善于抓住合作的契機。根據小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可以組織小組間的競爭,利用競爭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強化學生合作學習的動機,并形成一股推動力,使得小組內的合作更為有序、更為有效。例如,在教學《煙臺的海》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大海的雄偉壯闊的美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緊接著,可以導入課題:“同學們,你們看過大海嗎?看過的可以說一說,在哪兒看過?你看到的海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今天我們跟隨作者去看看煙臺的海。”在帶領學生熟悉課文之后,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選出一個學生來扮演“小導游”,選擇自己心中認為最美的季節去游覽煙臺的海,最后再進行比拼。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朗讀、學習的興趣,同時使學生主動地去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說出選擇這個季節游覽的理由,從而引導學生多讀多想,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
3.營造合作氛圍,注重及時引導
教師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宰課堂,其出發點是正確的,但如果不注重方式,不注重對課堂氣氛的調控,則很容易導致課堂氣氛過于沉悶或過于活躍,課堂紀律猶如一盤散沙,最終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善于營造合作氛圍,注重及時引導。當看到課堂氣氛沉悶時,應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或者游戲活動,以此創設良好的合作氛圍;當課堂氣氛過于活躍,則側重于引導學生反思,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所學內容中來。例如,在教學《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一課時,教師讓學生分組討論:“火星為什么是地球的孿生兄弟?為什么在‘孿生兄弟上加上雙引號?”剛開始學生還能按照老師的思路進行討論,但由于是學生感興趣的題材,很快教室討論的話題就轉變了,如外星人大戰地球人等,學生們討論得不亦樂乎。這時,教師要注重及時引導,如此學生“聊天”、“拉家常”的行為才會有所收斂,課堂合作氣氛才能回歸正常。
三、結語
合作學習是基于新課程改革對于學生主體性發揮的要求而逐漸推行的教學模式,它有助于發揮學生主體性,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在反復實踐中不斷探索,從而打造一個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李麗濤.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嘗試[J].軟件:教學,2014(5):78
[2]蘇敏.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商情,2015(11):207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唐店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