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菊
摘 要:首先提出思維導圖概念的是20世紀60年代英國的心理學家托尼·博贊,就是從中心主題通過層級和類別之間的關聯,逐層展開,這種形式分析問題可以使直線化的關系變得更加清晰,層次分明,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所以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模式,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思維導圖;運用
思維導圖的核心思想就是可以將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很好的結合在一起,通過思維導圖刺激大腦,用圖畫和線條在人腦中形成發散思維。思維導圖是一種利用大腦發散思維形成的一種思維模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大腦的聯想力。在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一般建議使用不同的顏色,視覺效果更加明顯。
一、思維導圖在單詞復習中的運用
詞匯在英語學習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單位,所以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單詞復習中會起到顯著的效果。學生的單詞記好了,也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單詞分類表示,并且將有關聯的單詞用線連起來,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同類詞匯放在一起講解,會加深學生的印象,有利于學生的理解,這種學習方法還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在閱讀教學當中,老師可以邊講解課文內容,邊與學生一起畫思維導圖,英語課堂這樣一步步的進行,逐漸找出文章的中心,并與文章的其他內容關聯起來,清晰的關系構圖,更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有利于學生記憶。要培養學生自己構建思維導圖的能力,首先學生要學會尋找文章的大意,各個段落的作用和意義,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向外擴散,繪制出文章的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思維導圖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英文寫作在小學階段,對于英語零基礎的小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寫作之前最重要的就是看到寫作要求能夠想出寫作的思路,有清晰的思路,寫出來的文章才能脈絡清晰,讓老師知道寫的是什么內容。老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比如說可以在講解句型的時候,運用思維導圖,以一個句型為中心,分別變換句子的主謂賓,這樣只要記住中心句型,學生就能很好地掌握由它派生而來的句子,拓展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的運用,能夠鍛煉學生舉一反三的意識,掌握中心知識點就可以牢記派生出來的各個知識點,有助于學生的記憶,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鍛煉英語學習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參考文獻:
歐陽蘋果,陳清.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