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昌青
摘 要:從小學到中學,學生所接觸的科目越來越多。在初中的所有科目中,化學是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同時也是中考必然會考的科目。時間緊,任務重,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中空出一部分精力來學習化學這個新增科目呢?在保證課堂教學有效進行的基礎上,重視課堂實驗的作用,對學生學習化學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結合教學經(jīng)驗,簡要談談如何在初中階段將課堂實驗當作化學教學的“源頭活水”,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實驗;“源頭活水”
中考必考科目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初中生學好化學的必要性。然而,在當前的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都存在些問題:有些學生將化學實驗當成了“魔術表演”,教師做實驗做得滿頭大汗,學生卻在課堂上看起了熱鬧。還有些學生看似明白了實驗原理,但在遇到其他相似情況時卻摸不著頭腦。這些情況都顯示出教師的課堂實驗存在一些弊端或問題,它并沒有發(fā)揮出自身所應有的作用和效果。對此,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端正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態(tài)度
要想學好一門功課,良好的態(tài)度是首要前提。因此筆者認為,化學教師要做的最初工作,就是幫助學生樹立端正的化學實驗態(tài)度,
這是為學生學好化學這門科目做的第一步奠基性工作。同樣,不僅學生要有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更要有正確的教學態(tài)度,明確自己的職責和目標。這樣,教師和學生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重視化學科目,重視化學實驗的作用,最終使教師教好化學,學生學好化學。
筆者在引導學生重視化學實驗的作用時,應將側重點放在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和積極性上。筆者向學校提出申請,建議學校開放化學實驗室,方便學生使用化學器材。有時筆者還會帶學生到野外去觀察、探索。如,在“生命之源——水”一課教學中,筆者帶學生到郊外,觀察小溪、地表潮濕度、植物含水量留下以及被污染的水。通過這些激起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好奇心,提高他們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漸漸明白了化學的科學性和在實際生活中的實用性,必然不會再將化學實驗當成變魔術、看熱鬧,也就不會忽視化學。
二、劃分小組,提高課堂參與度
在教學過程中,學校會采用讓學生分小組學習的教學方法。在化學課堂上,筆者也會采用這一方法,并常常能收到不錯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在進行化學實驗時,筆者在演示實驗完成后,將提前準備好的幾套實驗器材按小組分配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參與。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化學實驗,在參與中也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例如,在“維持生命之氣——氧氣”的課堂教學中,涉及一個用高錳酸鉀制造氧氣的實驗。筆者將酒精燈、高錳酸鉀、棉花等實驗器材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親自實驗,筆者則在每個小組中察看、指導。察看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面對實驗都手忙腳亂,有些忘了放棉花,有些忘記預熱,有些搞錯了熄滅酒精燈的正確步驟,或者直接用嘴去吹。盡管有些慌亂,盡管實驗過程有偏差,但學生一個個興趣盎然,并且通過自己做實驗,學生增強了動手能力,提高了課堂參與度,而不再是無精打采、昏昏欲睡地看著教師做實驗。分小組進行課堂實驗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深刻,效果比單純地觀看教師一個人“手舞足蹈”效果要好得多。
三、化學實驗激發(fā)思維創(chuàng)造
化學實驗的作用不僅是讓學生學到化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激發(fā)思維聯(lián)想,進行創(chuàng)新,更能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化學實驗是教育教學中的一環(huán),教師當然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和應用能力為目的,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力,刺激學生開發(fā)大腦、開拓思維。
化學課堂實驗是學生進行思維能力培養(yǎng)最主要的場所,但除了學校之外,家庭也能成為學生學習的訓練場和靈感的迸發(fā)地,給學生留下探索研究和進行科學創(chuàng)造的空間。
筆者在教材研究中發(fā)現(xiàn),除筆者所在地所采用的粵教版教材之外,其他化學教材會設有家庭實驗等內容。筆者靈機一動,雖然粵教版無此類安排,但身為化學教師,筆者可以在教學中適當?shù)匕才拧⒉贾谩R虼擞袝r筆者會為學生安排家庭實驗作業(yè),有時直接將家庭實驗搬到課堂上。如利用家里丟棄的廢舊塑料瓶制取氣體,和學生一起探索二氧化碳的奧秘;用廢舊電池、電線等制作簡易的化學器材,如碳棒、鋅片等等。筆者相信,這樣的家庭實驗會讓學生不斷思考,在生活中迸發(fā)靈感,提高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
總之,在現(xiàn)代教育的大形勢下,改革潮流向前涌進,各個學科都在進行著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化學教學當然也應順勢而為。在提倡素質教育、主抓教學改革的今天,化學教師務必要重視化學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將如何提高化學實驗的有效性、優(yōu)化化學實驗課當成“日思夜想”的課堂加以研究。筆者希望各個任課教師都能轉變教學觀念,用好的教學方法指引學生,為教育教學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王飛.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初中化學教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