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富友
摘 要 近年來,我國的農村初級中學教育也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不斷地進行教學探索和實踐。而伴隨著新的教育理念的融入,農村初級中學數學的課堂效率確實相較于之前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在實踐過程當中,通過對于問題的分析和反饋之后發現,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制約著農村初級中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實施。那么分析高效課堂的價值和意義,以及開展的必要性,同時結合實際分析存在的問題,并且進行針對性的解決,就成為研究當下農村初級中學實施高效課堂教學實踐的重要課題和研究方向。
關鍵詞 農村初級中學 數學教學 高效課堂 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1-0051-02
在當下的農村初級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課堂效率不高的現象存在較為普遍,其中導致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多數為教師對于課堂時間和教學方法把握的不準確,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而造成,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對于教學內涵不能夠良好把握
在當下的農村初級中學數學課堂當中,教師由于對于教學內涵不能夠良好把控,從而導致學習效率不能夠提上去。有些教師仍然受到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一些老教師雖然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教學方法枯燥,對于教材的依賴性強。數學作為一個靈活的學科,應該將計算的方法應用到實踐當中。而循規蹈矩的課堂必然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再加上一部分教師沒有備課的習慣,對于課堂上的問題、重難點不能夠提前把握,從而制定一些題目進行聯系,導致教學設計和教學課堂脫節,這樣沒有預習課堂內容而直接講授,必然會讓學生聽得一頭霧水,把握不清楚重點,對于難點沒有頭緒,從而嚴重影響課堂效率。
(二)學生學習方法不科學
在農村初級中學數學教學實施過程當中,學生學習基礎不同,學習被動的現象存在十分普遍,具體表現為學生沒有獨立的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對于數學的學習依賴性很強,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而且在課堂之上,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師的講解當中,上課不專心聽課,對教師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及布置的練習總是漫不經心,若無其事,不肯動腦筋。如果課堂之上不能夠把握,課堂的效率更是無從談起,加上學生對于數學的消極態度,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回家缺少監督,學習更不自覺,基本不復習,本來在學校接觸數學的機會少,回家又不及時復習,知識就會很快遺忘。在這樣的學習過程當中,數學成績要想有所突破,難于登天。
在提升農村初級中學教學課堂效率的研究當中,立足于實踐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優化課堂教學,增進師生之間的理解,在具有區別化的制定教學方法,通過多管齊下的辦法, 必然可以提升農村初級中學的數學課堂效率。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數學課堂教學當中,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發展思維能力的內在動力。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堅持從誘發學生的興趣入手,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才能夠保證在數學教學的課堂主體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從而保證數學課堂擁有驅動力。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自由活動是激發學生興趣的關鍵。學生并不只受教于老師,而且自己也獨立學習。學生應當是主動的學習者。我們應該讓學生自發地主動地學習,留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從而自己在探索當中產生興趣。
二、情境教學法融入教學
情境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中學數學課堂之上,借助情境教學法,也可以大大提升課堂效率。在農村初級中學當中,由于教學設備等客觀硬件設施同城市中學相比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就需要借助情境教學法,來為學生營造一定的數學情境,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意識傾向,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把數學知識融于生活實踐中,發現數學奧秘。這樣,不僅可以彌補農村中學教學資源的不足,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積極融入課堂的積極性,從而提升課堂效率。
三、教學內容難易結合
在農村初級中學教學實施過程當中,教師要想從根本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需要結合不同的學生基礎和對于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來制定教學內容。通過難易結合,來提升學生的綜合成績。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按照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圍繞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以及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課前巧妙設計好思考題,并力求做到所設計的問題明確具體,“淺”中見“深”,具有啟發性,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這樣,才能夠保證在教學活動開展中,不同基礎的學生能夠更加容易學習新知識,從而使得高效課堂在根本上逐步建立起來。
四、提高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
提升課堂效率的關鍵還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農村中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發揮“指揮家”的身份,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重要的是組織好學生的學習活動,建立師生、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開展,營造了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發揮好引導者的作用,鼓勵學生的進行自我表現,為學生提供更多相互間的交流,使他們能夠在合作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學生會從中感到輕松自由,自然地成為交流的主體。
在農村初級中學的數學教學當中,伴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支持,新一批擁有新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融入,以及基層的教育工作者對于新的教育理念的認識和新的教學方法的學習,也大大提升了教育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從而使得他們在基層數學教學當中不斷地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推動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優化。因此,在未來的農村教學發展過程當中,高效課堂的工作開展也在不斷深化和進步,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當中,必然可以尋找到一條適合農村初級中學打造高效課堂的新方法,從而更好地促進農村教育體制的深入改革。
參考文獻:
[1]鈕兆嶺,徐章韜,梅全雄.論基于課堂教學的數學探究性學習[J]. 數學教育學報,2013,(06).
[2]鄭毓信,胡典順,王靜,徐漢文.新課改背景下數學學習方式轉變的調查研究[J]. 數學教育學報,2013,(05).
[3]張生春,王變變.農村初中數學教師教育科研現狀調查[J]. 數學教育學報,2013,(04).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