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邦蘭
摘 要:合作式講評課的教學方式是以班級授課制為基礎,以小組活動為主體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在實施過程中主要采取以下幾個環節:課前準備、創景設疑;合作探究、解惑釋疑;變式練習、深化知識;師生合作、總結規律。
關鍵詞:政治教學;講評課;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0-060-01
新課標指出:“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當前,合作學習理論在教育教學中日益推廣。《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專門提及合作學習,指出:“鼓勵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共同發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也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合作學習。”由此可見國家決策部門對合作學習的重視。
筆者借鑒合作學習理論,根據目前我校正在進行“高中政治學科合作學習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的實際情況,構建了一種以班級授課制為基礎,以小組活動為主體的合作式講評課的教學方式。在實施過程中主要采取以下幾個步驟:課前準備、創景設疑;合作探究、解惑釋疑;師生合作、總結規律。
一、課前準備,創景設疑
為了提高講評課的效果,達到三維目標,需要教師和學生都做好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認真批改作業或試卷,這是上好政治講評課的前提。批改不是簡單地打“勾”、“叉”就完了,而要把學生的答題情況逐一記錄下來并加以統計,特別是個別答得好的同學,一定要記錄下來,在班上進行表揚,以提高其積極性,同時,也便于其他同學對比找差距,這樣就創設了良好的激勵氛圍。對于主觀題,我認為應該在每個人的試卷上都寫下批語,要么指出問題所在,要么進行語言鼓勵。比如“材料沒有讀懂”、“沒有抓住立意”、“材料有效信息未提取完”、“審題準確到位”、“思路清晰,要點答得有條理”等。這樣,他們拿到試卷之后,就能有針對性地改錯或提高,同時反思自己在思維方法上的優缺點,認識到自己哪些思路是正確的,對哪些問題的解答存在缺陷。
學生準備:在教學過程中,我要求學生每次在練習或檢測之后都要進行自查自糾。因為學生有一些問題是因為一時的疏忽做錯;有一些是自己知識不夠牢固,經過自己的學習是可以自己解決的;有一些問題經過學生自己的再思考是也可以自己解決的。因此要讓學生善于獨立思考,進行自我剖析、自我改進。要求他們通過查閱課本或者獨立思考自行解決;對于一些疑難問題,自己作好標記,并由小組長將各題統計好交給老師,以備在小組交流時和聽課時重點解決。
二、合作探究,解惑釋疑
生生合作:每個同學將自己準備好的內容交給各自事先成立的學習小組,開展小組內討論。對于學生自己做正確的題目,當時是怎樣做的,特別是自己認為比較新穎的解題思路或技巧是怎樣的等等,請該同學要毫不保留地給組內同學匯報,其他同學也應當予以適當的點評與指正;對于學生自己當時做錯的題目,造成錯誤的原因是失誤解答還是根本就找不到正確的解題思路與方法,這是需要提供給其他同學以尋求幫助解決的問題,其他的同學也應該毫不保留地為該生釋疑解疑。要求每個組員都要進行分析,根據自己的情況記好筆記,然后進行組內小結。每一個學習小組都要準備好本組成功的經驗與出現的問題,由小組長負責搜集并提供給全班。各學習小組推薦代表在班上交流。這樣,既可向全班同學交流解題經驗與技巧,讓其他同學學習借鑒;也可以讓其他同學進行完善和補充。
師生合作:當小組在進行分組討論時,教師要注意巡視指導,給部分學生解疑,也可直接參與學生討論,及時調控討論情況。還要對各組展示的問題進行二次備課,將各組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篩選各小組在學習、討論中出現的典型問題,為全班交流做好準備。
在全班交流階段,教師必須適時地充當好引導者,通過示范、點撥、分析、講解等手段。通過合作交流,可以集思廣益,協作攻關,使學生頭腦中片面的、支離破碎的結論漸漸趨于完整,使結果趨于完美。在合作交流中學生逐步學會學習,學生各抒己見,有效解決自己的問題;使自己的知識條理化,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培養,思維更加敏銳、精確,同時他們在合作交流中受到其他同學的啟發,思維更加開闊、深刻,有利于培養創新能力。
三、師生合作,總結規律。
教師引導學生如何審題,指出學生當中存在的共同、最具代表性的解題方法誤區,并結合具體典型試題,如因果類選擇題、圖表類主觀題、辨析類主觀題、啟示類主觀題,分門別類,引導學生共同歸納各類題型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讓學生自己反思出錯的原因、研究出題者的意圖,引導學生暴露思維誤區,從學生思維深處找到病根。
實踐中我體會到合作式講評課具有以下好處:第一,解決問題更具針對性。合作式講評,強調通過小組集體的力量解決學習中發現和存在的問題,做到了有的放矢。第二,典型問題更具集中度。經過小組交流集中后形成真實普遍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再拿到全班去交流,學生自己發現的問題更具有普遍性和集中度。第三,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課堂合作探究,使每一個學生都積極行動起來,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的思維真正處于活躍狀態,產生思想意識的創造體驗,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 李明遠 彭華清.思想政治課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與策略.教育實踐與研究.2009.8.endprint
讀寫算·教研版2015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