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世紅
【關鍵詞】 化學教學;五步教學法;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1—0116—01
我根據所教班級的學生“化學成績差、學習興趣低,厭學情緒高、主動意識無”的學情,不斷嘗試“讀、議、講、練、結”五步教學法,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以“離子反應”一節的教學片段為例,簡述五步教學過程,與同行商榷。
一、“讀”
“讀”即閱讀,是五步教學法的基礎。在每節課的引言中,結合自然現象,生產、生活實際提出與本節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相關化學教材,以獲取解決問題的相關信息,并在討論中完善,小結中強化,練習中鞏固,總結中升華。
教材中有許多概念比較抽象,內容比較概括,學生不易理解,指導閱讀時,適時進行點撥、引導和啟發,要求學生逐字逐句深研細讀,認真推敲,找出前因、后果和結論。比如,電解質的定義,學生讀完后要掌握“水溶液或熔融狀態、導電、化合物”三個關鍵詞,并在解決問題中正確分析和運用。
二、“議”
“議”即討論,是五步教學法的關鍵。在閱讀之后,教師要安排學生對重點內容存在的疑慮,進行學生之間或師生之間的對話交流,以求相互補充和完善。
例如,判斷下列物質(鹽酸、NaOH溶液、NaCl固體、石墨、酒精、Cu、硫酸)中哪些能導電?哪些屬于電解質?哪些不能導電?屬于非電解質?通過討論說明理由。通過討論,學生正確理解了①電解質、非電解質的對象是化合物,單質和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②電解質導電的前提是水溶液或熔融狀態。③電解質導電的原因是化合物本身發生電離。
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充分交流,使課堂充滿活力,是還課堂于學生的一種有效方式,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議”這一環節教師要把握好以下幾點:1.討論的問題,力求符合教材重點和學生實際,避免大、難、繁。2.討論要有明確的具體要求,避免不求實效、泛泛而談。
三、“講”
“講”即講授,是五步教學法的核心。教師要對重點、難點、疑點內容,要有針對性地講解,這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爸v”要做到:1.講清,講透,突出重點,化難為易,前后聯系,條理清楚,形成知識網絡。2.講解時思路要清晰,語言要簡練,聲情并茂,感染學生。3.著意歸納要點,把教材由多變少,由繁變精,便于學生記憶和掌握。例如,針對“電解質”和“非電解質”概念,只要記?。涸谒芤豪锘蛉廴跔顟B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叫做非電解質。區分的條件是:水溶液或熔融狀態。性質:導電。對象:化合物。
四、“練”
“練”是練習,是五步教學法的重點。教師要安排學生對所學知識,及時練習,當堂消化,加深認識,理解鞏固,讓知識變為能力。
練習題一般采用兩種方式:一種是基礎性練習題,不僅能起到鞏固新知識的作用,還便于根據學生練習時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利于將教師和學生從繁重的作業負擔中解放出來。第二種是精選有一定難度的綜合性練習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設計練習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情,結合重點和難點,設計出難易適中,有一定梯度的習題,供不同程度的學生練習,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知識遷移能力。設計練習題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設計練習題要有針對性,首先對易混淆的知識、概念進行比較辨別;其次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認識加深。2.設計練習題要有選擇性,要考慮不同水平學生的需要,盡量做到讓后進生吃得了,優等生吃得好,每位學生都有所收獲。3.題量要適中,難點要適度。練習偏少,不足以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和能力訓練,題量偏多會加重學生負擔,導致厭學和反感情緒的產生。4.及時反饋與評價。課堂時間有限,但要讓不同意見反饋出來,正確評價,及時肯定,激勵先進,鞭策后進。
五、“結”
“結”即小結,是五步教學法的實質。教師利用3-5分鐘時間,將本節知識做一個系統性、概括性、延展性的總結,把新舊知識縱橫聯系,有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在“結”這一環節應注意:
1.課堂小結不是簡單的知識復述,而是以當堂教學內容為基礎,梳理知識間的關系,使所學知識系統化和條理化。
2.課堂小結語言要言簡意賅,板書要畫龍點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3.課堂小結還要肯定進步,指出不足,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讀、議、講、練、結”五步教學法,遵從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思想。旨在克服學生被動厭學情緒,發揮主體作用,激發自主意識,培養主動思考習慣。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自主學習的習慣,從而形成自學能力。
編輯:張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