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精神之旅。課堂,不應該成為我們備受煎熬的煉獄;課堂,最醉人的風景應該是生命的狂歡。只有當學生帶著知識走向老師、置身課堂,只有老師導向正確、引領得法,學生才能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進而自信暢游,樂享生命的充盈。
【關鍵詞】課堂;自主;展示;狂歡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這樣的生命之花會綻放在擁擠的客車上,會綻放在清晨上學途中一條幽靜的小道,會綻放在六一文藝匯演的舞臺……置身“新課改”的今天,學生鮮活的生命更應綻放在屬于他們的課堂上。“生命的狂歡”就是這樣的佳境。
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在這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課堂,學生情緒是壓抑的,學生的激情難以得到張揚。“新課改”向我們提出了嶄新的教學模式:學生帶著知識走向老 師。只有帶著知識的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只有讓學生提前帶著知識置身課堂,學生才能找到學習的自信,才能感悟課堂上生命的充盈。在合作、探究中,才有趨奮催進的動力,才有真切成功的快慰。在交流、展示中,才會信心百倍,異彩紛呈,進而達到生命的狂歡。
今天,校長特邀綦江區教科所的數名專家深入我的課堂,同來的還有各個兄弟學校的幾十名領導、老師。我執教的是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課文《魯濱孫漂流記》。
場景一:
剛上課,我用幾句話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順勢要求:捧起書本,認真地、自由地讀一遍課文,包括“閱讀提示”也要讀。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可以查一查工具書,問一問小組里的其他同學。
孩子們捧書凝神,聚思而讀。站在孩子們中間的我分明感受到了一股強勢的知識流浸潤進孩子們的心田。
我一改往昔按要求讀課文的習慣,采取了讓學生“無目的漫讀”。我們瀏覽網頁、品茗閱報,不都是在無意識中漫讀嗎?我就是要訓練孩子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捕捉信息的習慣和能力。
讀書聲緩緩平息,學生的初讀課文完畢。
“把課文認認真真地讀了一遍,肯定有不少收獲。”我抱以特別的期待,“下面將你的收獲,講給小組內的其他同學聽聽。”
頓然,以6人小組圍坐的孩子們,倏地站了起來,小腦袋碰在一起,嘰里呱啦地交流了起來。
在接下來的全班展示環節,我幾乎沒說一句話。
生:“我的收獲是:知道《魯濱孫漂流記》的作者是英國大作家笛福,魯濱孫是書中的主人公。他一個人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生活了二十多年。”/生:“魯濱孫遇到了種種困難,都被他一一戰勝了,真了不起!”/生:“魯濱孫救下了一個野人‘星期五,后來‘星期五成了他最好的幫手。”/生:“我還積累了幾個詞語,荒無人煙、天涯海角、馴養、圈養、野蠻、叛亂。下面我領著大家讀一讀。”(讀略)/生:“魯濱孫雖然遭遇絕境,置身荒島,但他表現出來的生存能力簡直就是一個奇跡!我太佩服他了。”/生:“魯濱孫勇敢無畏、機智堅韌,活出了人的尊嚴!”
……
至此,原計劃上一堂課的任務,卻被學生三下五除二地給解決了。孩子們的落落大方,孩子們的條思縷析,真正給置身課堂的專家、領導、老師們呈現了一個“自主學習的群言堂”。
學生的激情得到了極大的釋放,從他們的發言,看出大家對課文的理解和把握早已到位,再按部就班地按教案預設去解讀課文,已經沒有了實際意義。我忙將《魯濱孫漂流記》原著中“魯濱孫遭遇絕境”的描述充實進課堂。正當學生為魯濱孫的絕望而深深皺眉的時候,我順勢引入了這樣的片段練習:
場景二:
感受了原著對“魯濱孫遭遇絕境”的描述,再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下面請以“如果當我獨自一人置身于荒島之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我會 ”開頭,在練筆本上寫一段話。
頓然,教室出奇的靜。孩子們屏息凝思,儼然置身于一個生命的磁場,從孩子們奮筆疾書的沙沙聲里,能讓人清晰地感覺到生命拔節的聲音。
我緩緩移步于每位孩子的腦后,俯視支支筆尖下的泉思,按捺不住胸口的激越,那是怎樣一種生存狀態的叩問啊!
幾分鐘后,小腦袋一個一個地先后抬起。嚶嚶嗡嗡的聲音在小組內逐漸擴散成“生命意識”的交流。交流完畢,一張張紅撲撲的小臉迫不及待地等待著全班展示。
生:“如果當我獨自一人置身于荒島之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時,我會萬念俱灰,在絕望中痛苦地死去。”/生:“……我會沉著堅定,在絕境中萌發求生的欲念。”/生:“……我會搭帳篷、種糧食,堅強地活下去,直到幸福之神的降臨。”/生:“……我會哇哇地大哭起來,肝腸寸斷,欲絕不能。我更會想起以前在家里的舒適日子,后悔當初不該來貿然漂流。”/生:“……我會用樹枝、樹葉在樹上先搭起一張床,以免受到野獸的攻擊。然后去采摘野果子來充饑,當然要注意是沒毒的。再靠打獵和種植,建設一個山羊成群、麥子滿倉的幸福家園。”/生:“……我會以狼蟲為伴,以虎豹為群,靠我超然的智慧去征服它們、馴養它們,然后刮它們的皮為衣,剁它們的肉為食……”(師生大笑)
創設具體的語境,讓學生“練筆悟生存”。開啟孩子們面對惡劣環境的求生心智,點燃他們與環境抗爭的勇氣,也讓他們切身領悟面對絕境的諸多無奈,進而感受生命的可貴和對眼下幸福的珍視。
當我們教師不再扮演課堂的強勢了,學生的生命自然會得到張揚。我們的課堂只要給學生留足了時空,拋給他們正確的導向,他們一定會在靜默中思索,在思索中領悟,在領悟中成長。我們充分地相信了學生,把自主權大膽地交給學生,學生的學習激情必然會爆發。一當到了這個時候,師生都如淌進了課堂這個特殊的知識流里。每一個環節,每一分鐘,孩子的肌膚都是鮮活的、激昂的,他們會發展得主動,成長得快慰。
一當學生像飽蘸露珠的鮮花一樣,帶著事先通過自主學習而吸收的知識走來,他們就會成為課堂的主宰。他們的合作,他們的探究,他們的展示,一定會充盈整個課堂,讓課堂成為生命的狂歡!
作者簡介:霍永強,男,重慶市小語會青年教師教學研究中心成員,現任教于重慶市綦江區九龍小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