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隨著國家城鎮化大策略的逐步推進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許多農村學校的生源數量急劇下降,部分農村初中的在校生源已不足巔峰時期的一半。學情發生了巨大變化,而許多教師卻以不變應萬變,抱著用了多年的教參,運用著千年不變的方法。這不得不令有識之士擔憂。作為一名在農村初中工作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師,對如今小班化的學情提出了一些思考,分享了一些實踐中的做法。
關鍵詞:轉換觀念;備課;改進方法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農村初中,最為鼎盛時期全校有八百多名在籍學生,平均每班學生五十幾名,多的班級六十有余。近十年來,在推進城鎮化和低出生率的雙重夾擊下,學生人數銳減。今年秋學期全校學生不足三百人,每班學生二十有余,最多不超過二十五人。一些教師歡呼雀躍,學生少了,負擔輕了。這當然毋庸置疑,但在學生數量大量減少的現實情況下,作為承擔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其實大有可為。
一、轉換觀念,適應變化
此處所述適應是積極地適應,而非消極適應。不是簡單地適應學生人數減少即相應地減少工作量,而是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小班化教學模式,主動思考在小班化教學模式下如何改變教學策略,由原來的“干粗活”到現在的“細活”。這對多年來已經適應原有模式的教師是巨大的挑戰,也是機遇。若無觀念的轉變,則無行動上的變化,下文所述方法便無從談起。
二、針對學情,重新備課
我們應真正發揮小班優勢,讓每一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
提高,這是小班化教育的根本目標。要想實現此目標,必須依托課堂,而教師備課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和基礎,是進行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可靠保證。
小班備課和大班備課有較多共性。如都必須全面把握教學內容,挖掘重點難點等,但二者的最大區別是學情變了,學生數量的大幅減少帶來的新的學情,教師必須依照新的學情調整備課策略。小班化備課應注意以下幾點:(1)備課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2)備課應重視小組合作學習,重視師生交流。班級學生人數的減少為增加課堂師生交流提供了條件。(3)備課中要充分考慮個別化和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預設不同的目標和方案,進行分層教學。
三、改進方法,實施策略
教師應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擺正自己的位置,走下三尺講臺,走到學生中間,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更多的是引領學生就某個問題進行交流與討論,參與和指導學生的學習,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師生、生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從而真正實現開放性教學,有力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合作教學策略
在小班化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充分合作,讓他們變競爭對手為合作伙伴。具體做法可以按就近原則建立語文合作學習小組。每一節課安排適當的時間讓小組合作學習,或是教師針對知識點提出問題,或是由學習小組依據學習內容自行提出問題,而后小組成員討論解決,在此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最后全班交流并互相評價,教師也可適當點評。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僅局限在課堂,課外時間是合作學習更為廣闊的舞臺。如果學生課堂合作學習是卓有成效的,他們會自然而然地將這種方式延伸到課外。
2.分層教學策略
在一個班級里,每位學生的學習基礎、接受能力、學習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進行分層教學實為必要。也因為班級學生數量不多,分層教學就顯得相對輕松且實用。
作為科任教師,首先要充分了解學生各方面的具體情況,為實施分層教學提供依據。每節課前,確定好班級學生的共同目標和分層目標。課堂提問應依據問題的難度而選取不同層次的學生,使他們在思考之后都能作出相應水平的回答,從而使各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學有所獲,甚至是更多的提高。課后的輔導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實施分層教學效果更佳,各個層次的學生可以不受其他層次學生的干擾和影響。對高層次的學生輔導重在指導自學提高,對中層次的學生輔導重在解決難點,對低層次的學生輔導重在補充基礎。
3.互動教學策略
在小班化課堂教學中實施互動教學策略,能夠顯著改善課堂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激發課堂潛能,師生雙方在輕松而熱烈的氛圍中交往,達到和諧的境界。
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把學生學習、小組學習和班集體學習巧妙地融合起來。教師要努力營造教學民主、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提問,增強自主學習意識,善于鼓勵性評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和互動過程中體驗到快樂和成就感。
在課堂教學中,依托建立的學習小組充分發揮生生互動的優勢,不僅僅局限于固定的學習小組,還可以根據不同的話題積極開展組際交流、組際辯論、組際競賽等。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生生互動起來,產生思維的碰撞,更易激發智慧的火花。
總之,小班化課堂教學模式優勢頗多,有利于學生受到更充分的教育,有利于每個個體受到更多的關注,也有利于學生個體的充分發揮。這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再是班級的家長,應努力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自由的學習氛圍,善于思考,舍得投入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小班化課堂,必將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王傳金.論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D].西北師范大學,200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