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
【關鍵詞】 數學教學;高效課堂;打造;備課;預習;練習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2—0066—01
所謂的高效課堂是指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掌握教學內容。要實現高效課堂,筆者認為關鍵在于課前的精心設計,要抓好備課、學生的預習和前置性作業、課堂教學中練習作業的設計。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精心備課是實施數學高效課堂的前提
說到備課要做到“兩個吃透”,吃透教材和吃透學生,即從教材和學生兩個方面著手。備教材就是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整合,對課時進行分解,把握教材的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要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重點展開教學,即突破重點和分散難點,這樣才能對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要吃透教材,就必須花時間深入鉆研教材,并緊緊圍繞課題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力爭能實現數學高效課堂的“精講多練”,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備學生就是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備課時,教師應認真分析學生的知識結構,找準新知識學習的切入點;認真分析學生學習方式的差異,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情緒,設計課堂教學,把握學習的鼓動點;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差異,根據對象確定分層施教,架好學習的橋梁,使基礎較差的學生“吃得了”,使學有余力的學生“吃得飽”。
二、學生的課前預習是實施數學高效課堂的法寶
要想提高數學課堂效益,僅憑教師認真地準備還不夠,必須把學生也帶進來,即就是讓學生進行有效預習。要提高學生預習的效率,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讓他們從心理上真正重視起來。其次還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比如,先通讀教師要求預習的內容,看看哪些內容自己能看懂,哪些看不懂,并將看不懂的地方標上記號,以便上課的時候有針對性地進行聽講。然后試著做一下課后的練習題目,看看能否做出來。若存在問題,還要分析一下原因。最后再看看這些內容涉及到了以前學過的哪些舊知識,這些知識自己有沒有必要再回顧一遍,新學習的知識還能延伸出什么內容。剛開始,教師要根據內容的特點,為學生列出預習提綱,等學生熟練之后,就要鼓勵他們自主進行預習。當然,給學生教給了預習方法還不夠,第二天課前十分鐘,教師還要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實踐證明,長期這樣嚴格要求,學生就會逐漸養成預習的習慣。
三、有效的課堂練習設計是實施數學高效課堂的保證
課堂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鞏固所學知識,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筆者認為,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練習,讓所有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新課程中的練習設計應是開放的,應努力實現課內外聯系,讓練習成為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座橋梁。設計練習題時一定要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欲望。筆者認為,教師必須堅持以下三個原則:一是量力性原則,二是差異性原則,三是練習要精而有效原則。為了實現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可以把練習設計成“自主型”,即將練習分為A、B、C三個層次,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自主選擇。如A題型靈活多樣,注重學生理解、想象能力的培養;B題型再降一個層次;C題型多為比較簡單的鞏固性練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是正常的,教師應尊重并正確對待。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能在接受新知識、新方法上要比其他學生慢,練習的有效性也比較低,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關心與幫助,要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尤其在練習時要特別照顧,讓這些學生也能體會到成功的愉悅,進而增強學習的信心。
總之,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徑。 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每堂課的練習,是完成教學任務、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