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亮
(湖北省利川市二中,湖北 利川 445409)
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探析
吳天亮
(湖北省利川市二中,湖北 利川445409)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逐漸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健康問題逐漸成為人們追捧的話題,終身體育意識逐漸成為高中體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因此,高中體育課程不僅僅是培養人們終身體育意識的一個主要環節,更是引導人們形成終身體育觀念的重要平臺。本文就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策略問題進行了簡要的研究,主要分析了高中體育教學在人們終身體育意識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當前我國高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對策。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終身體育;意識策略
體育教學活動是新課程改革下教師和學生都較為關注的一門課程,對于高中生身體素質的培養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有著直接的作用。高中體育教學工作要能夠在完成階段性教學任務的基礎之上提升終身體育意識,保證學生的體育技術鍛煉以及體育學習知識水平都能夠獲得提升,從根本上實現高中體育教學的良性發展。
一、簡述終身體育
(一)終身體育的定義。
終身體育的意思就是要終身進行身體鍛煉,接受體育教育。從終身體育的含義來說,可以解釋為一個人從生命的開始到結束,終身學習體育知識和參加體育鍛煉,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把體育作為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從終身體育的意義來說,是人在終身體育的思想指導過程中,在不同的時期參加不同的體育活動,在終身體育的實踐過程中,實現體育的體系化和整體化。
(二)終身體育的認識。
20世紀60年代末出現了終身體育的思潮,主張體育應該始終貫穿于人的生命,不應該有時間和年齡的限制。終身體育的提出,需要人們終身進行體育鍛煉、學習體育知識、掌握體育能力。終身體育是貫徹人的一生的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自主性的教育,大部分時間都沒有專業的教師指導,缺乏專業的體育作業條件,需要人們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主動的進行體育學習和鍛煉。
(三)終身體育的范圍。
終身體育的范圍,以人為體育活動和學習的主體,包括堅持不懈、保持興趣和體育活動等方面的因素才能實現。終身體育需要人們可以積極主動、堅持不懈的進行體育學習和鍛煉,培養持久、濃厚的體育興趣,全面掌握體育基礎知識、技術和技能。
二、高中體育教學的現狀
(一)不重視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我國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關注學生培養體育意識,對體育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因此,學生對體育學習和體育技能的掌握與訓練也很容易存在誤區。高中體育教學忽視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只片面追求考試結果。其實,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才應該成為高中體育教學的重點。通過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緩解高中生缺乏體育鍛煉的現象,讓社會重新認識到終身體育帶來的積極意義。
(二)尚未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高中生面臨著嚴峻的升學形勢,家長,教師都只關注學生文化課的成績,忽視體育教學的重要性,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堅強的體魄做支撐,學生很難參與到正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去。學生定時定量的完成體育活動,既能培養學生堅持到底的精神,還能有一個良好的鍛煉機會,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高中生正處于一個轉型期,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對往后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體育設施不完善。
進行體育活動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體育器材,體育器材在體育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盡管我國高校加大了對體育器材的投入,可以基本滿足學生的體育需要,但是學校場地有限,教學質量仍然得不到明顯提高。學校空間范圍的局限性,導致體育場地較少,不利于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強身健體,終身體育意識很難形成。
三、提升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效果的措施
(一)強化高中生養成終身體育意識。
要能夠引導高中生樹立終身體育的具體發展意識,教師在完成階段性教學任務的基礎之上引導他們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自我體育能力的培養。體育教師在引導學生選擇鍛煉方式時,要能夠從他們的自身身體素質以及運動規律出發,幫助他們正確選擇鍛煉活動和鍛煉方法,讓高中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終身體育學習活動中,并認識到體育鍛煉所具有的深刻價值,把良好的鍛煉習慣堅持下去。在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時,還要能夠引導他們全面掌握體育技能以及體育知識,從而達到階段性體育教學的要求。
(二)創作和諧融洽的教學環境。
和諧融洽的體育教學環境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終身體育教學的目的,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能夠從高中生的興趣點出發,對高中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充實和改革,讓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到體育學習活動中。學校有關領導可以通過開展豐富有益的體育活動來讓高中生在體育學習活動中增強對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的認同,或者引導不同學校的高中生進行各種體育聯賽活動,讓他們在緊張的高中學習的同時放松自己的心態,鍛煉自己的體魄,樹立自己的人格。引導學生自主參加,從而科學全面地認識到終身體育的重要性。
(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陳舊的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和新課程改革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不滿足學生終身體育的發展要求。教師可以選擇開放式的教學方法,保證高中生的主體地位不受到影響,盡可能實現師生關系朝著民主方向發展,讓高中生建立全面科學的體育認知結構,自覺參與到體育鍛煉和體育知識學習活動中。在高中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還能夠讓學生增強自我主體意識,讓其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從而創造出一種愉悅、輕松的教學氛圍,更好地對高中生進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四)改善體育設施,滿足鍛煉需求。
為使教師的教學安排得到保障,教學安排和教學目標能夠順利地完成,同時使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得到提高,學習就必須加大對體育的投入,積極做好器材設施的配備工作,加強對體育場地的建設。
總而言之,高中體育教學應當注重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通過選取適合學生的教材,舉辦體育競賽運動以及加大對體育的投入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積極投入到體育運動中。教師在這一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改進教學模式,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使教學重點得到突出,向學生傳授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和體育知識,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楊華.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2).
[2]陳冶晶.試論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J].東方青年·教師,2013(22).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12-02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