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如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擺在高中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新課題。依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主張在作文教學中從仿寫入手,學生必然會有一定的收獲。這里,我就從仿寫入手從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了訓練,引導學生的感知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這幾個方面進行總結概述。
【關鍵詞】仿寫;積累;寫作;范文
何謂仿寫?就是寫作者模仿某些好文章的立意、構思、布局謀篇進行寫作的一種訓練方法。很多語文教師都主張作文要有新意,往往忽略了仿寫的重要性。仿寫能減緩學生寫作的難度,使學生由讀到寫,由不知道如何寫到會寫,最后到不怕寫作及能寫出佳作。古人有句話:“天下文章一大抄!”很多人都曲解了這句話的意思。如果這句話這樣講:“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學之既久,自然純熟。”這就好了,這是大文學家朱熹的話。仿寫是由“讀”到“寫”的過程,是讀與寫的紐帶。
一、多閱讀、多積累
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在學生閱讀書籍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教會學生進行積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知識儲備,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很注重引導學生積累優美的詞語和精美的句子,積累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我一般從這樣兩個方面入手:一、積累課本中的詞語,好句子劃下來,用心朗讀體會,體悟詞句的精妙所在;二、教會學生進行詞語的聯想,多作比較。如《天山景物記》這篇課文是傳統篇目,這篇文章中描寫新疆之美的句子很多,并且描寫中也極富深情。我要求學生自備好彩色筆,挑選優美的語句劃線,有些語句是我指定的,有些是學生自己挑選出的,學生劃好之后還要在邊上批注這語句好在哪里。在課下及時組織學生進行仿寫,讓學生仿寫語段,之后全班進行交流,挑選精彩的仿寫進行張貼。
再比如《荷塘月色》是一篇描景寫情甚好的文章。我指導學生進行分析之后,就讓學生課下進行仿寫,根據文章再續寫幾句有關池塘里荷花的情態,然而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學生并沒有理解作者行文時候的那種心境,生硬地仿寫出來的文字格調和本文中心不搭邊;再有,學生的生活體驗不足,有些人也未看過整塘荷花,就算有看過的也未曾留意過荷花具體的形狀,導致仿寫不倫不類。在此種情況下,我先是放低要求,給學生放映了大量的ppt圖片,讓學生盡管寫自己看到的荷花的樣子,不需要與本文思想相關。這回學生寫的語句精彩程度倒是好多了,然后我再要求學生進一步改寫,摻進作者的情思,讓精美的語句既能顯出荷之美,又能體現作者之情。這一次,學生倒是真的進步不少。
再有比如學習《故都的秋》,這是一篇有著凄涼之美的文章,里面許多語句值得仿寫,北方之秋的那種悲涼凄美是獨有的。作者用平實質樸的語言向讀者展示了北平的秋,其意境清靜、悲涼。北平的秋有花、有樹、有秋雨、有秋蟬,還有秋天的果實。一切是那么的平常,而又是那么的充滿生活氣息,更可貴的是作者用那種充滿詩情畫意的筆調將其展現在讀者面前,令人遐思無限。
讓學生把“清”、“靜”、“悲涼”這些詞語讀出來,讀的要有情感,然后用這些詞語造句。學生把這些詞語連接起來就成了一句話或一個短句或者一段話。此時分析落寞在槐花的落蕊,像花又不像花的落蕊是北國之秋的“點綴”。早晨起來,腳踏上鋪得滿地的落蕊,聲音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觸覺”。而那曾經美麗的落蕊被掃街的掃后,空留下一條條讓人心寒的“絲紋”。“清”、“靜”、“悲涼”的落寞在衰弱的秋蟬中。房前、屋后、草絲、樹上,“無論在什么地方”都是秋蟬,長一陣、短一陣。陣陣流響;高一聲、低一聲,聲聲惹愁。這樣仿寫下來的語句不僅沒有喪失原文的意境,反而增強了作者那種悲秋的味道。總之,用“清”、“靜”、“悲涼”展開聯想并進行交流。這樣學生在學課文的同時也進行了隨文的積累,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而且,讓學生學會了感悟文章的美,在閱讀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帶領學生進行寫作時候,我嘗試過很多次這樣的仿寫方法,每次都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二、仿寫課文中的經典部分
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這話的意思是: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課本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在學習典型課文時,可以讓學生仿寫運用了種種經典修辭方法的句子,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遣詞造句、最后成篇的方法。例如,在學習《故鄉》一文時,文中對楊二嫂的描寫,分為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描寫,是個對比。二十年前的的楊二嫂是一位豆腐西施;二十年后的楊二嫂卻變成了一個尖酸刻薄的潑婦。再有就是對閏土的描寫。作者是怎樣描寫少年閏土的特點的?少年閏土的外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學生如何能真正仿寫得好呢?還要使學生明確要抓住人物的外在特點進行一番描述,不要籠統而無側重點。結構的仿寫可以是段式結構仿寫,也可以是文章結構仿寫。學生接觸較多的段式結構是總分式、總分總式、并列式等。我們可相機引導學生進行結構仿寫。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可以發現,作文其實就在自己的語文學習中。這需要語文教師平時就注重積累,要分清哪些文章哪些片段最適合仿寫。
總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不僅僅是學生自己的任務,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要記住仿寫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條紐帶,這條紐帶把讀和寫緊緊地拴在了一起。仿寫也是寫作興趣培養的基石。只要由易及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就能水到渠成,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就得到有效提高了。
【參考文獻】
[1]姜黎黎.中學生作文寫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經營管理者,2009年第15期
[2]楊忠堂.如何提高學生作文寫作能力淺談.亞太教育,2015年第25期
【作者簡介】
修志軍(1970.07.15-),吉林省琿春市人,學歷:大學,專業:高中語文。
(作者單位:吉林省汪清縣汪清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