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磊
摘 要:“空間觀念”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學習內容。在實際教學中要通過多方面來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關鍵詞:空間觀念;培養;想象;能力
人類生活的世界是一個立體空間,因此人的空間觀念是與生俱來的,從小時候搭積木開始甚至更早,人的空間想象能力就已經開始顯現。在小學階段有這樣一道題目:用六根火柴最多可以拼成幾個三角形?答案是四個(六根火柴拼成一個三棱錐)。要想得出正確答案,空間觀念在此發揮著它的重要作用,能夠自己得出答案的學生并不多,因此,空間觀念的發展需要我們的引導。
初中新課標把“空間觀念”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學習內容,我認為初中課本中可以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教學內容隨處可見,比如:平面直角坐標系、方位角、軸對稱、平移、旋轉、對稱、折疊;圖形的全等、相似、位似;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的測量問題;圓柱、圓錐的側面展開圖、三視圖;函數的應用問題;點與直線、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可以說,有數學的地方,就存在空間觀念!
那么,如何利用和處理這些內容呢?下面僅就個人的教學實際略談一二,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一、貼近生活多觀察
在學習平行線的定義(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相互平行)時,學生對“在同一平面內”這一條件是否可以省略展開了討論,這時候學生通過觀察教室內燈棍兒,黑板邊、窗戶邊等得出結論:有的直線既不相交也不平行,因此“在同一平面內”這一條件不能省略。在學生通過觀察得出結論的同時,我也借機引入異面直線的定義,最大程度地做好初高中知識銜接。
二、聯系實際多想象
在學習圓這一章時,經常會遇到很多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的問題,比如貨船過拱橋,鉛球落地等題目,學生一看就懵了,不知如何下手,于是我就引導學生充分想象,想象事件發生的場景,從而完成從空間到平面的轉換。
三、多畫圖
從學習豐富的圖形世界時,我就要求學生熟練地畫出常見的立體圖形,只有把立體的東西在同一平面中展現出來,才說明是真正理解了!
四、親自動手操作
處理“螞蟻怎么走最近”問題時,要求學生親手制作正方體、圓柱體,體驗立體圖形的展開過程,從而發展空間觀念。
五、多媒體輔助教學
學習正方體切割問題時,學生普遍不好想象,不好操作,這時,多媒體的動畫效果將會幫助學生完成空間想象,并且印象深刻!
立體幾何之所以難,就是因為學生不易建立空間概念,空間想象能力差,所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要貫穿于我們整個初中教學的始終,這不僅僅是為高中立體幾何打基礎,也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等能力的必要手段。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