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艷
摘 要: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包括兩個重要的部分,即寫作練習和閱讀理解。尤其是英語寫作,可以使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得到更好的展現。而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英語寫作方面,還不具備一定的功底,由于寫作困難,而產生不自信和恐懼心理。針對這一現狀,首先對英語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并立足于當前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有機結合英語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寫作教學;閱讀教學;關系;結合策略
在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寫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技能。它能夠對學生全面運用語言的能力進行全面的體現。隨著日益推進的新課改進程,中招考試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句子結構和語法布局,同時還要具有豐富的詞匯量和新穎的內容。但由于當前初中生對英語寫作的認識不夠,同時也沒有培養科學的學習方法,在英語寫作方面普遍缺乏信心。這就需要教師采用科學的引導策略,通過有機地結合閱讀和寫作教學,使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得到切實提升。
一、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的聯系
曾有語言學家系統地研究過讀和寫的相關性,讀和寫是利用具體的語言,而使兩項技能產生互動,使信息能夠在作者和讀者之間進行有效傳遞。初中生因為具有非常有限的閱讀活動,提升閱讀能力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同時,因為大腦之中沒有儲備足夠的寫作材料。而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寫出地道的、與英語規范相符的英語作文,并且英語作文還能具備完整的結構、連貫的詞義和充實的內容。因此,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對閱讀和寫作之間的聯系高度重視,通過大量的閱讀,對語言知識進行積累,對語言更好地理解,對良好的語感進行培養。閱讀的過程,也是對語言進行輸入和接受的過程,而寫作就是綜合運用和組織整理所獲取的語言信息。事實上,讀的結果是寫,二者是互為完善和補充的關系。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之后就要進行寫作訓練。寫作是一項重要的學習內容,教師應對二者的關系著重強調,為了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英語知識,應多注重平時的閱讀和積累,并經常性地進行寫作和練筆。
二、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結合的策略
在英語課閱讀之前,教師需大體介紹閱讀文本,將閱讀材料的背景提供給學生。通過與新詞匯的接觸,使生詞問題得到盡快解決。
1.創設英語教學語境,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應努力創設課堂教學的學習情境,將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調動起來,為閱讀的有效性提供保證。針對那些陌生的詞匯,教師可通過一些圖片進行呈現。利用多媒體教學,播放一些小短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對于一些單詞有多種含義的,對于其在不同語境中的用法,教師應重點進行講解。將學生引入特定的英語語言情境中,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第一步。學生只有入境,才能產生求知的欲望,才能生出學習的興趣,也才能產生閱讀的動機,并且使閱讀心態達到最佳。所以,在閱讀前,教師為了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應盡可能地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閱讀的欲望,進而對新課產生無限的遐想。如,在《英語(新標準)》八年級下冊Module 6這篇閱讀文章的學習時,可利用圖片,將孩子自身的愛好進行引入,將一些新的詞匯不斷地呈現出來,如start a snow globe collectors,collect snow globes等,然后再轉入文章“Hobbies can make you grow as a person”的閱讀。就這樣,通過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對文本中的新詞匯有更深入的了解。不單單將閱讀中的障礙掃清,還能促進學生對詞匯運用的語境有更深的體會。
2.進行系統性閱讀,為寫作夯實基礎
首先,課前預測,將新詞匯激活。在閱讀前讓學生對課文插圖認真觀察,并對本文標題進行分析,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這樣可將學生閱讀的欲望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先進行預測,再對文本進行閱讀,對推斷結果進行驗證,以判斷自己是否是正確的預測。這樣會使學生在閱讀前滿懷期待,不但能將學生的思維激活,還可通過預測,能對新詞匯的理解加深。在閱讀前,就能對詞匯不斷地積累,通過語言知識的日益豐富,為寫作夯實基礎,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胸有成竹”。
同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本的主要信息,可利用閱讀文本中的一些小標題和插圖。利用這種方法,將學生探究學習的熱情激發出來。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可通過逐步的閱讀,對自己的推斷進行驗證,培養活躍的思維能力,以更好地鞏固和理解新詞匯的含義。
最后,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還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會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通過略讀,對文章的脈絡基本掌握。同時,能對文本的大意用言簡意賅的語言進行概述。熟悉文章的寫作特點、語言方式、文本結構和體裁,將段落大意概括出來,由此能大體上把握整篇文章的布局思路。然后再利用精讀,對學生閱讀的敏感性進行培養,使學生能對文本的細節內容更好地掌握。通過了解關鍵句子和關鍵詞,對文章的大意快速理解。同時,為了能對文本的內涵更深刻地理解,還可利用閱讀的方式,增強語感,對特殊句型和文本結構熟悉和掌握,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素養。通過朗讀,培養良好的表達習慣,對口語練習進行鞏固,形成寫作規范性的思維。
3.以讀促知,融會貫通
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一般分為四個過程,即朗讀、精讀、尋讀和略讀,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幫助學生對文本的內容、框架、題材更加地熟悉,并且能夠正確地分析篇章結構,為良好的寫作夯實基礎。在整合閱讀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單單是積累詞匯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培養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而尋讀是另一種閱讀技巧,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篩選閱讀活動的信息。教師在閱讀中需要讓學生注意文章的不同類型,同時要求學生能對文章的段落大意進行概括總結,通過對文本結構的剖析,對同類或者不同類文章的寫作格局駕輕就熟。而在細讀的過程中,能讓學生對很多的關鍵詞進行掌握和接觸,教師可通過遣詞造句等,營造使用關鍵詞的語句,這樣可為寫作積累一些簡短的句型和短句。
4.以寫作鞏固閱讀,以閱讀促進寫作
在結束閱讀環節之后,學生可以用寫作和口語的方式,對文章大意進行概括,復述文本內容。回顧文中重要的詞匯和句型,再進行改寫。通過主題和文本的轉換,將可用信息提取出來,指導學生在新語境下進行習作實踐,開展仿寫練習。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培養,充分吸收閱讀文本中的精華,讓閱讀文本成為范文。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不斷地對重要的句型、詞匯和新單詞進行吸收。通過進一步練習和鞏固文章結構,實現英語知識和模仿寫作的遷移。
讀書和寫作是互為促進和補充的關系。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對教材充分利用,有機地結合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積累閱讀知識,并對學生的英語寫作的基本技巧進行有效指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語感。教師還應立足于不同班級的實際情況,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堅持兩種教學方式的整合,真正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
參考文獻:
[1]路守博.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淺析[J].旅游縱覽:行業版,2011(02).
[2]駱鳳娟.交互式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1(0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