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鋒
摘 要:所謂教學活動,是指為了達到教學目標,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組織的師生互動的活動,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數學能力水平和數學素養都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在多樣化教學活動的組織下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同時,也為學生基本數學素養的形成做好保障工作。
關鍵詞:教學活動;多樣化;初中數學
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要結合教材內容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也在確保數學課堂價值最大化實現的同時,綜合素質水平獲得大幅度提高。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組織多樣化的數學教學活動進行論述,以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數學的信心,也為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提供幫助。
一、問題探究活動的組織
數學作為一門科學性較強的學科,問題探究活動的組織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進而,在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也為學生健全地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y=ax2+bx+c的圖像和性質》時,為了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也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授課時,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①二次函數y=ax2+bx+c中的a、b、c對函數圖像有什么影響?②二次函數圖像的開口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③二次函數的最高點和最低點與那些因素有關,具體關系是怎樣的?④二次函數y=ax2+bx+c的圖像中對稱軸是什么?……組織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認識,提高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而且,也有助于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同時,也能從某種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和基本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
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是指將以往以師為本的課堂歸還給學生,鼓勵學生帶著目標進行自主學習,并將遇到的問題與同學或老師進行自主交流的過程。所以,在自主學習的開展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相信學生,要給學生機會去自主學習,這樣才能真正構建出“以生為本”的數學課堂,才能確保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例如:在教學《整式的乘法》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為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在授課的時候,我組織了“自主學習活動”,首先,引導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接著,組織學生結合教材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并對相關的習題進行練習,如:①(m+n)(m+n)=____;②(a-4)(a+3)=____;③(x-1)(x-3)=____;④若x2-6x+y2+4y+13=0,求證:x2+y2的值。
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練習,并從解題過程中發現問題,比如:異號相乘忘記變號、少項現象、合并出現問題等等。之后,對這些問題以及本節課的難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和點撥,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對學生自主學習良好習慣的形成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有意識地組織自主學習活動以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也為學生社會競爭力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三、動手證明活動的組織
動手實踐是課改下所倡導的重要的學習方式,是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在素質教育下,組織動手證明活動不僅能夠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基本的數學素養的培養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數學理論證明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自主動手,結合已學知識進行證明,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時,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為了組織動手證明活動,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對“判定定理”進行自主證明,比如:“兩角和其中一個角的對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引導學生將其轉化為證明題,即:在△ABC和△A1B1C1中,已知∠B=∠B1,∠C=∠C1,AC=A1C1,求證:△ABC≌△A1B1C1。組織學生結合已學的知識進行自主證明,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同時,也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當然,除上述的幾種教學活動的組織之外,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活動、組織學生進行練習題討論活動等等。總之,作為新時期的數學教師,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求知的過程中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確保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李豐宅.淺談初中數學教學方式的多樣化[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0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