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正強
摘 要:時代的飛速發展,呼吁教育制度的革新,培育并向社會輸出大量實用性人才,高中語文教育對批判性思維的塑造,關系到學生今后的發展。立足于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指出現階段遏制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不利因素,提出相關建議,旨在調動一切積極要素,更好塑造受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維。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育;批判性思維;培養思路;探討
一、培養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意義
1.批判性思維
所謂批判性思維,就是以邏輯方法作為基礎,結合人們日常思維的實際和心理傾向發展出的一系列批判性思維技巧。眾所周知,教育是培養和塑造人們思維的有效手段,語文教育更能熏陶個人的情感,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較為必要。
2.重要性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程度的不斷提高,世界市場的逐步完善和加強,社會發展需要面對的競爭越發激烈,傳統生產力在綜合競爭力提高方面逐漸疲軟,而教育的陳舊,是我國當前缺乏實用性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ヂ摼W技術的飛速崛起,網絡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民有權發表自己的言論及觀點,而筆者通過對我國當前各熱門門戶網站的瀏覽發現,大多數網民缺乏自身觀點,思想性極度缺乏,這正是批判性思維缺乏的表現。
二、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學方式陳舊
高中教學,主要是以地方性教育為主,所以存在教育發展方面不一致的客觀現象,部分高中教學革新力度有限,師資力量也存在不足。在語文教育中,傳統教學主張積累,而并非對知識點的剖析,“背誦”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主要手段,因為施教者認為只有背進心中,才能化為自己所需的養分,個人認為這種教學方式較為陳舊,不能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還會導致學習任務量的盲目增加,起到相反的效果。
2.不重視思維培養
我國高考的人才選拔方式,較為客觀地篩選了高素養人才,另一方面也導致教育的部分失衡。就當前的實際情況而言,高一、高二都是趕所謂進度,盡快將課講完,高三則主要負責復習工作,在人才的培養上,也是側重于分數的提高,極少會重視學科的最終培養目標上。個人認為此種現象有悖于教育的目的,是不合理的教學,應該加以制止并及時改弦撥正。
三、語文教學批判性思維培養建議
1.以理解為基礎
教學方式的改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有興趣學習語文,有別于傳統,個人認為在批判性思維培養的過程中,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的理解,掌握理解性閱讀、記憶的重要性,在幫助學生理解性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對課文的閱讀理解,或者在練習中多抽出時間讓學生進行理解,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注意肯定學生的思維,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其保持很好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善于做課堂的引導者,充分利用調動一切活躍氣氛的要素。
2.重視語文教育
高考對我國人才選拔是一種硬性制度,個人認為在制度不變的前提下,還應該多加強制度底下的靈活性。教育的目的,尤其是語文教學是要培育和塑造獨立完善的人格,在閱讀他人的作品的基礎上,形成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以具備批判性思維為理想目標。所以個人認為語文教學應該重視學生對事物的看法和思路,切實培養其思路。
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養成批判性思維的重要學科,高中教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階段,完善高中語文教學,就意味著能培育一批具備高素養的批判性人才。本文對當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剖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程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J].中學教學參考,201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