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薇
摘 要:動手實踐能力是人的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教育的重要培養目標之一。美術課程的目標,就是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方法,獲取審美經驗,體驗活動樂趣,獲得學習的持久興趣。
關鍵詞:軟陶制作;培養;動手實踐能力
北京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曾對中國和英國青少年創造性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創造力遠遠低于英國學生。究其原因,最大的差異在于教學方式。西方教育注重探索,往往設計許多種動手實踐活動,而在中國教學重在知識,這使學生把大量的時間用在記憶上。《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要求美術教育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各種工具、不同材料的出現和使用,成為新美術的特征。加強勞技課和美術課的改革,為這類課程提供更多、更有價值的操作與實踐機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因此,我們需要更加靈活的課程內容與載體。
一、制約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主客觀因素
1.客觀因素
在中高考考試指揮棒的影響下,目前大部分學校沒有落實美術課,片面強調語、數、外等主課,學生因此覺得藝術類課程可學可不學,形成了“學習成績是主要的,興趣愛好是次要的”的錯誤認識,學生學習態度出現偏差,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難以參與到動手實踐的活動中來。
2.主觀因素
許多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沒改變,上課時仍然以講授為主,最后讓學生臨摹一幅繪畫作品,講課呆板,課堂氣氛低沉。同時,許多新的美術教學內容安排,已經遠遠不是過去那樣,只憑擁有一種圖畫紙(鉛畫紙)就能應付學生一個學期所有美術課的用材,一些美術材料還需要學生自行購買,學生準備有一定困難,比如,版畫中的油墨、泥塑當中的黏土等等。這些都降低了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阻礙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發展。
二、什么是軟陶制作
軟陶是近幾年興起和流行的一種手工制作材料,軟陶也叫彩陶、軟陶土,也有人稱燒烤黏土,是一種可塑性非常強的人工合成陶土,它的英文名字中最常見到的是POLYMER CLAY。20世紀30年代,首先由德國雕塑家發現了這種材料,鑒于它表現出的獨特的高度延展性、可塑性和絢麗多變的色彩等優點,極好地滿足了藝術家們的創造欲望。利用軟陶泥通過玩、揉、捏、塑等一系列方法技巧制作好的作品只要將它放進烤箱中輕微烘烤,就會生成質地堅硬、色彩艷麗的彩陶手工藝品。應用不同色彩的軟陶泥,能夠組合創造出各種飾品、掛飾或捏塑出人物、卡通玩偶、動物、植物,甚至能夠捏造出各種惟妙惟肖的艷麗花卉等一系列藝術品。軟陶以其特有的柔和,可以令人隨心所欲地揉捏、排列、組合等制作方法,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親身的實踐中掌握知識,鍛煉手、眼、腦的綜合協調運用能力。
三、以軟陶為媒介,在初中美術課堂中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1.組建梯隊學習小組,形成合作團隊
在開展軟陶制作的教學活動中,主要探索了梯隊學習小組,形成合作團隊的方式。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激發學生進行動手實踐,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軟陶制作技能,以不同參與形式來制作,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如,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對軟陶制作興趣濃厚、動手制作能力強的學生定義為A組。教學中根據個人學習興趣點布置學習主題,可以直接讓他們進行構思制作。對于以前接觸過簡單手工制作,有一定動手能力,但沒有制作過完整作品的學生則由A組學生教授一些基本的制作方法和技巧,這部分學生定義為B組。最后一部分學生是不擅長動手,沒有接觸過手工制作的學生,這部分學生由教師一對一地進行基本制作方法的指導,定義為C組。同時,由A、B組學生帶領幫助C組學生進行簡單作品的完成。初步構建起A、B、C小組互動關系,實現軟陶制作生教生。這樣的學習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體驗軟陶制作的機會,他們在一起通過小組學習活動,組成有梯次的5~6人制作小組。
2.設置不同層次和形式的主題單元活動
要想學生樂于動手、勇于實踐就需要有多種內容形式的主題。在單元學習中可以分為基本技法、臨摹制作、欣賞評析、想象創作等幾種學習形式。在軟陶的應用類型上又可以分為軟陶平面設計、軟陶與廢舊物品利用、軟陶卡通動物、人物造型等幾部分。利用軟陶制作使美術課教學內容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比如,在軟陶與廢舊物品利用這個主題單元中學生找到了扔掉的玻璃瓶,利用軟陶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強的特點,將玻璃瓶表面用軟陶泥覆蓋,在玻璃瓶表面上做出立體的圖案或花朵的造型,一個不起眼的物品在學生手里就變換成了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軟陶制作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教學活動,為初中美術課、勞技課改革注入了活力。學生在活潑的美術教學活動中可以獲得有價值的情感體驗,使認知和情感同步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在班級授課教學中,千萬別讓學生閑著。”學生快樂地動手、自愿地參與、真誠地合作,才能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如何發展教學空間,如何實施課改的理念,如何上好合格的美術課,軟陶制作教學可以給予我們一定的啟發和探討。
參考文獻:
[1]陳雪芳,周平.軟陶藝術[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