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香
摘 要:高中生物課程改革之后強調教學必須把素質教育放在教學的首要地位,優化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善于思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生物教學;創新;興趣
探究性教學的倡導者莎其曼(J.R.Suchman)認為:“只要有一個能集中學生注意的焦點,學生享有探究的自由,還有一個豐富的容易引起反應的環境,學生就能開展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所以在平時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生物學重要性的教育,以引起學生的重視,正確看待生物課,讓學生認識到生物科技對人類的貢獻是巨大的,隨著人類的發展,生物會越來越重要。此外,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講課要風趣幽默,做好課堂預習實驗,使學生對生物的相關知識有直觀認識,多和學生接近,縮小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及時解決學生問題。現結合實踐淺談幾點關于教師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認識:
一、創設生活情境
生物與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如果將抽象的知識和實際形象的生活相聯系,更能增加知識的可信度與親密度,使學生帶著豐富的生活經驗來學習新知識,借助已有的知識來構建新知識。例如,在高一“分子與細胞”的“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講解時,根據川渝地區人民有做泡菜的習慣,可以利用泡菜的制作過程中要加入大量的食鹽,并且有大量水分的流失為例,使學生對植物細胞在高濃度的外界環境中會失水發生質壁分離有表觀上的認識。教師再利用學生已有的關于細胞器的認識講解植物細胞失水的根本原因。
二、課堂上修辭法的應用
在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善用修辭法。比方,在“ATP-直接功能物質”的學習中,ATP是直接供能物質可以將其比喻成現金,我們的脂肪(細胞良好的儲能物質)比喻成存款,蛋白質一般不用,大病之后或者長期饑餓的人例如非洲難民就動用了蛋白質,我們可將其比喻成不動產等。又如,在講解“血糖調節”時,把肝糖原比作銀行,可以隨意實現血糖的提取與存儲,而把肌糖原比作吝嗇的葛朗臺,當人在血糖低的時候血糖是不可以從肌糖原那里來補充的。
這樣生動地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描述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創設問題情境
結合教材提出一些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在課前可以設計一連串的問題,貫穿課堂的始終,環環相扣。比方,在講“動物細胞的培養”內容之前,教師先假設每一個學生都是養牛專業戶,養著中國黃牛,先引進一批優良品種海福特牛,你如何在較短時間內繁衍出下一代的優良品種?如何進行體外受精?體外受精分幾個步驟完成?如何獲得精子和卵細胞?在精子和卵細胞未結合之前要不要做處理?如何處理呢?提出這一系列的問題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在聽的過程中就會不自覺地尋找課堂開始設的問題答案,這就無形中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提高,使學生在一個輕松和求知欲望濃厚的氛圍下學習,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四、創設多媒體情境
目前,隨著教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現代化的技術也進入了課堂教學中,在平時的生物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比較抽象的內容、比較復雜難懂的內容(僅憑教師的講解和課堂的說明,學生理解起來困難)借助多媒體,展示生動形象的圖片或者片段、動態的視頻來幫助學生學習,加強印象。通過直觀的動畫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例如,在學習“生物膜的流動先前模型”時,細胞膜是不是靜態的呢?教師可以展示白細胞吞噬的視頻及單細胞的分裂來讓學生對該知識有直觀生動的認識和了解。
五、創設游戲情境
玩是人類的天性,我們可以將游戲和學習知識相結合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輕松而愉快地學習,減緩學習帶來的緊張情緒。例如,在學習“分泌蛋白的合成、運輸和分泌”的知識時,教師一味的講解和填鴨式的教學,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如果將學生分成五人一個小組,其中四個學生每人充當一種細胞器,
另一個人充當從氨基酸到蛋白質,并按照指定的順序,每人按照蛋白質合成運輸修飾的途徑依次進行。這樣促使我們的生物課堂變成了游戲的課堂,改變了課堂的機械沉默,增添了課堂的無線生機,煥發了課堂的生命力。
六、創設實踐情境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觀認為,教學不應該是填鴨式地將知識傳給學生,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是我們教學課堂的創造者。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校開設了選修課,利用學?,F有的資源——薔薇花,我在“植物的無性繁殖”一課安排了嫁接實踐活動,由于學生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備課時我讓學生淺嘗輒止,做一下就可以。在課堂上,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實驗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驟的學案發給學生,讓他們分組去做。由于學生沒有做過這樣的實驗,操作起來顯得非常笨拙,但我發現學生非常認真仔細,不懂的就問,而且還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真是別有一番情趣。經過這次實踐活動,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使他們懂得要善待自然。
國家興衰,系于教育,少年強則中國強。21世紀是生物的時代,生物技術在發展的同時,其他方面的知識和技術也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變化,生物學教育也將面臨許多挑戰。為此我們必須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優化教育教學,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把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學生放在首要位置,以提高學生的知識和技能,使教育不斷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參考文獻:
[1]王永勝.生物學核心概念的發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7.
[2]邱良舉.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帶來的思考[J].生物學教學,2006(12).
[3]徐敏.以銅為鏡,反思高中生物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20).
[4]邸國英.談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1).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