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娟
摘 要 課堂提問是一項包括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有效地提問能夠組織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并因此積極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可以說課堂提問是教學中師生互動的一個平臺,也是老師反饋學情的基本途徑。
關鍵詞 中專英語 課堂提問 作用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4-0060-02
課堂提問是每個英語教師都會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運用到的。課堂提問能使老師通過提出問題來檢查和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鼓勵和引導學生更深地思考問題。復習鞏固運用所學到的知識。那么,怎樣設計一堂課的提問,以使所設疑問合理、適當、有意義,起到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能力的作用呢?
一、課堂提問的作用
1.利用提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課堂提問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特別是精巧的問題能夠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思維、振奮精神、提高興致。因此,課堂提問的設計不僅要以課文中的知識為依據,還要善于從文章巧妙的構思中提出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老師設計的教學活動中。品嘗收獲和成功的喜悅,進而渴求取得更大的進步。
2.利用問題拓展學生的思路。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開動腦筋、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掌握知識。但是,我們的課堂教學面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幾十個人。他們有各自的生活經歷;有各自的性格愛好;有各種各樣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拓展學生的思路。是我們教學取得成功與否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要注意在深入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應抓住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和心理特征,以提問來促進他們的思維。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積極參與課堂的語言實踐,鼓勵學生見仁見智發表各種見解。
3.提問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到老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形成老師學生之間的互動,對于課堂氣氛的活躍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師通過對所講的內容、知識點、疑難點向學生提問,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的內容、知識點、疑難點的理解和記憶,最終達到完全掌握。同時,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會逐步養成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總是會帶著問題去學習。不僅如此,同一個問題經常會帶來學生之間不同的看法,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辯論過程中也會逐步培養起他們的思辨能力,使他們能用更加理性的眼光來看問題。
4.利用提問強化學生認知。大凡成功的教學工作者。都十分注重向學生講授新知識、新概念的方法和技巧,以強化學生認知。心理學告訴我們:經常運用已有知識使舊知識得到不斷鞏固并永久保持的有效方法,是與遺忘作斗爭的有效措施。因此,我們的提問就要善于啟發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經過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獲得、強化新的知識和能力。當然,還可以用展示情景來提問以增強學生記憶。創造某種情景后再提相應的問題,既可幫助學生理解,又有利于培養學生用外語進行思維的能力。
5.課堂提問有助于學生提高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英語在中國是一門外語,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第二語言,因為英語在中國沒有自然的學習環境。這也是很多中國學生難于具備較好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原因之一。教師通過課堂提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自然環境的不足。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或者很少有機會開口說英語,那么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就很少有機會真正運用英語了。這樣下去的結果很可能出現“啞巴英語”的現象。但如果教師能很好地利用課堂提問策略,就能為課堂創設自然的交際情境,從而自然地實現師生間的信息傳遞與交流。
二、中專英語課堂提問策略的應用
1.提問的難易程度要適中、要具體、有針對性。中專學生的英語成績普遍較差,因此,提問時問題的設計要難易程度適中。太容易的問題,特別是提問只需一個YES或NO就可以回答的問題,很難促使學生對該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太難的問題又與學生現在的知識水平脫節,使學生覺得問題過于困難而不愿意去思考。因此太容易或太難的提問都不能充分發揮學生探索問題的積極性。
2.問題的排序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教師的提問應反映教材內容的一般規律,即從易到難、由淺到深、層層深入,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發展規律。
3.掌握好提問的順序及等待回答的時間。教師應每次只提問一個問題,如果一次提出多個問題容易使學生感到迷惑或產生理解錯誤。提問要先從回憶性問題開始,確保學生掌握了相關的語言知識點后再提問理解和分析性問題,最后提問評價性問題。
4.對學生的回答要做出及時的評價和充分發揮的肯定。教師在提問后對學生的回答做出及時的評價可以增強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老師的表揚是對學生能力的認可。尤其是差生更需要表揚,表揚能使學生感到自信,從而走向成功。即使是學生的回答不恰當或是不能回答問題時,老師也不應冷眼相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而應該鼓勵學生,或者提供暗示,幫助學生找出答案。這樣就會使學生感到自己在進步,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