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勇
摘 要:職業教育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教學分析以及教育內容設定上應該更加具有特色,凸顯職業教育的優勢,同時在素質教育全面普及的形勢下,體育教育的重要性也更加凸顯,從目前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情況來看,如何借助先進的教學技術與設備,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教學效率,并最終實現體育教學的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了所有體育工作者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本文針對新形勢下的職業學院體育教學情況進行幾方面分析。
關鍵詞:新形勢;職業學院;體育教學
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學技術,在高職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引入這些技術,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將這些技術充分利用,并發揮其功效,從而達到提升教育質量與效率的目的。針對高職教育中的體育學科,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點——增強學生體魄,但是同時也需要看到提升學生體魄的同時,德育、智力以及審美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也不可忽視,這是素質教育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學的任務更重,因此教育者應該清楚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并正視目前存在與教學的問題和困難,積極展開措施去解決,確保教育目標的達成。
1.新形勢下的職業學院體育教學現狀分析
1.1 職業學院學生的身體素質概況
從我國職業教育的總體特征來看,生源基礎知識水平差,欠缺學習方法,學習興趣低,已經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同時這個時期的學生處于青春叛逆時期,思想波動大,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這些都問題如果被忽視,或者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那么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非常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制約了體育教學的開展。但是與此同,教育工作者還應該看到有利于體育教學開展的一面,比如學生對于新鮮的食物好奇心強,教師綜合采用教學方法,從學生關注的方面入手,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這個時候處于體能最好的時期,教師開展體育訓練,可以很快收到效果。從大量的調查中發現,不良飲食習慣會極大的影響學生體重發展,導致學生體重兩級分化嚴重,一些學生體重超標,但是一部分學生體重卻過輕,這些都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開展體能測試活動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能夠通過檢測,肺活量,身體素質以及耐力都達不到規定標準,在立定跳遠以及仰臥起坐方面也無法達標。
1.2 職業學院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不足
大部分的學生生活安逸,長期以來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因此在運動和鍛煉方面的意識原本就很差,體能也不高,在進入高職院校之后,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也不大,無法客觀看待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對體育課程的認識片面。有的學生認為體育課就是浪費時間,不如去看看書、背背題,還有的學生認為上體育課不如打打游戲。這樣的思想在高職學生中是十分普遍的,再加上課程不夠新穎,無法有效激發學生興趣,導致體育教學效果長期不理想,學生整體身體素質不高。
1.3 職業院校體育重要性普及不足
在素質教育高度普及的趨勢下,需要全面的人才,只具備知識貯備是不夠的,身體條件以及思想品質更加重要,目前企業在選擇人才的時候,針對身體條件的選擇更加看重,很多特殊的崗位,還是將身體條件作為招聘的前提以及標準的,比如飛行員職業,身體素質不達標其他問題都免談,就是是辦公室工作者,在現階段電子辦公的環境下,沒有較強的體能或者是鍛煉意識,也不利于身體健康,最后也會影響到工作。
2.關于對職業學院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的幾點思考
現階段,高職體育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依舊定位在人才的全面發展基礎上,通過培養德智體美勞的全能型人才,來滿足社會的需求,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而體育學科作為承載素質教育的重要學科,其在對于學生提升體能,職業道德以及客觀,健康的人生觀樹立都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也是學生緩解課業壓力的方式,因此職業學院體育教育工作者應該客觀看待目前的體育教學現狀,采取更加先進和新穎的教學手段,提升體育教學的整體質量。
2.1 針對不同專業,因材施教
高職教育所面臨的學生個體差異明顯,專業不同、體能基礎不同、思維方式以及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同等等,這些差異決定了體育教學不可采用一鍋端的教學方式,顯然是不科學的,因此,教師要注重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的運用,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不同體能的學會,采用不同訓練方法,體育教學本身具有一定的優勢,在因材施教這個教學原則的體現上會更加容易,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育教學優勢,真正從到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職業學院的體育教學目標一直都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新形勢下,應針對不同職業和性格特征的學生,制訂實施相關的體育項目和教學,培養更多全面發展的人才。如學校可以開設體操、跳水、蕩秋千等提高心理素質的體育項目,這些項目不僅可以加強各個器官的感知能力,幫助克服學生的恐懼心理,還可以加強學生身體的活動能力,加強身體的鍛煉,適用于航天航空類的學生。在職業學院的體育教學中,我們提倡的是按專業進行特定的訓練,來培養專業所需的能力,但是在課余時間要能鍛煉到學生的能力,提高身體素質的體育項目都可以積極參加。
2.2 引入分層教學法,重點分明
分層教學社團活動法依舊是因材施教的體現,學校可以通過開展社團活動,將一些體育基礎較好的同學吸引過來,并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提升他們在體育方面的能力,挖掘他們的天賦。職業學院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學生的身體素質各有異同,參差不齊,差別較大,因此,僅依靠專業分類進行體育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嘗試分層教學,以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適當強度的體育鍛煉,在保證安全的條件下,身體素質不斷加強。如在面對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時,可以對身體素質強的學生適當加大訓練的強度,對于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體育教學訓練,這樣不僅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所有學生共同進步。
3.樹立信息環境下的現代教育觀念
在實現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整合的過程中,教育部門以及學校教學人員首先要明確現代教育的目的,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不斷完善和改變教學管理體制,為學校教學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下,學校應該將提升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作為共組的重點內容,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進行教學管理,將信息技術的引入提升到戰略高度,將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普及下去,幫助教師客觀看待教育工作,鼓勵他們參與經驗與技術交流活動,學校建立專項教學資金,積極進行科研活動,將體育教學的信息化建設作為目的,不斷進行研究和完善。比如:在進行籃球戰術理論講解的時候,教師將CBA和NBA的比賽視頻播放給學生,讓學生從視頻觀察相關的戰術變化,教師反復進行視頻播放,學生反復進行研究分析,看清楚隊員的跑動路線、起動的時間等等。通過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學生對于籃球技術的理解會更加深刻,掌握會更加牢固,從而有效促進現代體育教學的開展。
4 結束語
高職體育教學目前所面臨的教學形勢十分嚴峻,體育教師肩上的責任也更重,為了能夠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化人才,高職體育教師客觀分析目前存在于體育教學中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內容和對策,做到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全面推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全方位發展,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柳明義.體育教學與大學生智力培養[J].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2]李妙蓮.如何使學生成為體育教學中真正的主體[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3年06期
[3]徐嚴明.講解與示范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洛陽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