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旭東
摘要:老師們對新課標的理解越透徹,他們就會越注重和喜歡單位整體教學這一新型教學方式,本文主要要思考的問題有語文單位元整體教學的概念及組成部分、另外,它與以往的教學方式比較存在著哪些優勢、具備哪些特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單元整體教學 流程 實施 特點
引言
隨著新課程教學的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深入地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致力于研究創新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在不斷的探究與實踐中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一單元整體教學法出現,并得到了廣大教師的青睞。單元整體教學是根據課程實施的水平目標,確立若干個教學主題,教師遵循學生學習的一般規律,以主題為線索,開發和重組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連續課時單元教學的教學模式。開展單元主題教學體現學習領域水平目標達成的針對性、知識技能教學的連貫性和生本化、生活化等特性。將整個教學置于具體的生活情境之中,有利于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意義建構,重視學生技能的綜合運用的實踐體驗,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和意識。目的是用“以一帶二、舉一反三”的辦法進行教學,加快教學進度,讓學生讀得多,擴大眼界,更加豐富、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
一、單元整體教學的概念
(一)單元語文教學的概念
所謂單元整體教學,就是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備課方式以及教學觀念,也就是說,單元整體教學主要是依賴于語文書本,老師們從中擇取教學內容、習題內容,并依靠豐富的外界資源,做綜合考慮的教學。
(二)單元語文教學的三個特點
1、整體性,該教學方式強調的是全局把握教學內容,而不再是對教學內容的簡單搭配,換而言之,在把控書本內容的基礎上,明白文中表達的主題及情感,結合每個單元的特點,研究課文的內容及表述方式等,最終展現出單元整體教學的價值。
2、連貫性,這里指的連貫性是每個單元中的內容和內容是存在緊密聯系的,每個單元的連接具有連貫性,所以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能僅僅只考慮一個單元,而忽略它們之間的連貫性,及單元之間的聯系。
3、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該教學主要的針對對象是學生,將學生養成主動學習、團結、研究的學習習慣視為最大目標,鼓勵學生的自主學習,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著重教會學生怎樣發現、分析及解決問題,教會學生怎樣查閱、選擇、處理資料。
二、單元整體教學的流程
預先環節:這一環節能夠使得學生們對課文及該課的教學內容進行感性認識,并在此基礎上,熟悉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劃分易懂的地方及難懂的地方。
內容理解環節:本文認為這一環節應該要完成兩項事情,第一嘗試對課文的內容進行理解,第二是深情體會課文內容,也就是說,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將課文中不懂的地方讀懂,并做到獨立描述、解答課文,并有自己的心得。
領悟表達環節:本文認為這一環節中應該要完成兩項事情,第一是讀懂整篇課文后在對課文的表達方式進行討論,第二是讀懂整篇課文后客觀對課文的體裁、描述方式進行評價,也就是說,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探究課文的表達方式,知道課文的體裁及描述方式,這一環節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和評價的能力,使學生不再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提出自己的見解。
語言交流和習作環節:老師們在對人教版中描述的口語交際、習作等詞語進行深刻的理解后,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
書本閱讀探討環節:書本的擇取不能脫離教課書中的單元,要么與教課書中單元的主題類似,要么與教科書中單元的體裁類似,要么與教科書中單元的內容類似,在擇取書本的時候,應該從相似點入手。
實踐活動環節:“實踐活動”和“實踐”兩者是存在的差異的,前者是以后者為主而開展的活動,活動中如果學生們的參與人數多,活動因素多,那么學生們便能夠在這次活動有所收獲。
三、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采用單元整體教學的措施
l、確立好單元教學的目標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做到在完整閱讀整部教材的基礎上,確立好學習上的重點內容以及學習上的目標,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讓學生根據學習目標來學習語文知識。如在采用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制訂出以下幾點目標:整體閱讀課文,并認識好每一個生僻詞,提出相應的問題來與學生進行探討并解決實際問題等。另一方面,在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單元整體學習以前要開展自主學習,并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在課堂中就可以與其他同學進行探討與分享。
2、做好課堂“瘦身”工作,真正做到高質增效
采用單元整體教學法,主要目的是要做到在教學中的適度。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減少在課堂上的多余行為,做好教學的“瘦身”工作。既要保證做到“瘦身”,又要保證質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學習到重點知識,提升語文素質。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中做好研究,提取一些精華內容,以便于對學生進行教學。如學生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理清文章結構,找出文章中的詳寫與略寫部分,并讓學生進行反復閱讀與感悟,讓學生感受到其中所傳遞出來的精神。
3、在單元主題的基礎上進行學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將學生真正看做是學習的主人。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首先了解好單元內容,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掌握好文章的內容,通過學習文章內容來充實好單元主題。這樣也就實現了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并從中獲取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可以讓學生學會總結單元中的共同點,并學會學習語文知識。如在學習由《鄉下人家》《古詩三首》以及《麥哨》等文章所共同組成的單元時,教師要讓學生明確每一篇文章的主旨,然后提出精簡的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進入思考中去,尋找出這一單元中所要表達的主旨是什么。學生在進行相互探討與交流后,可以掌握好這一單元的重點,增強自身的認識。
4、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
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要明確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才是學習中的重點。教學方法和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文章知識體系的構建。對于教師來說,高效的教學方法往往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
四、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單元整體教學法是非常有效的。而在具體的實施運用過程中教師應進行認真的設計,從整體感知到部分體驗,再到整體感悟,每一個環節都應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學會積極性與主動性。采用整組單元塊狀結構進行教學,為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間。但是單元整組教學并不是對單元進行簡單的內容組合,而是重在“整體把握”,即不僅要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能夠省時高效,還要加強課內外閱讀教學的有機結合,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相信廣大的小學語文教師通過不斷的探索,注重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能夠在整體上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孫叢叢.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2]汪美琴,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4.08.
[3]牟文娟,劉飛.主題單元整體教學實踐與思考[J].小學語文教學,201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