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雅嫻
【摘要】茶,作為中國的國飲,蘊涵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而今,飲茶已成為一種文化藝術。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品位的提升,茶藝這一傳統的文化必然能凈化社會、陶冶人的情操,茶藝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面對市場的需求,一些職業學校曾設了茶藝專業,或者將茶藝課作為必修的公共課。學習茶藝的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顯得尤為重要,所以中職學校要在茶藝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可以從跟上了解茶文化,懂得欣賞茶藝術,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
【關鍵詞】茶藝;職業學校;教學;茶藝表演;茶藝培訓;茶藝館
學習茶藝的學生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茶不僅是我國的獨有飲品,其更是我國傳統文化以及悠久歷史的重要表現形式。中職院校通過開展茶藝教學,不僅需要使得學生了解基本的茶文化,更需要對茶藝本身的精髓與內涵進行掌握,使得其在未來的工作與生活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品位,掌握茶品的鑒賞本領。
一、加強茶藝專業隊伍建設,健全組織機構
茶藝專業要想辦好,光靠老師的個人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例如,我校在原茶藝教育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了茶藝教育組織機構,成立了茶藝教學組織機構。領導小組中校長任組長,其他校級領導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并指定副校長具體分管茶藝教學相關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培訓中心,在培訓中心里增設茶藝教學辦公室,針對茶藝的校本培訓、對外培訓指派老師專職負責。同時茶藝教學辦公室在全校各專業的學生當中挑選精干成立了一支茶藝隊,茶藝的隊員們以身作則,不但在同學之間宣傳學習茶藝的理念,還經常出現在省內的一些大型會議、活動當中,為我校的茶藝教學營造了一個濃厚的氛圍。
二、開展交流、參加培訓及競賽,提升禮儀教學質量
學校通過多種渠道了解茶藝教學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鼓勵教師和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和茶藝相關的培訓及競賽,并開展對外交流。當前我國中職院校開展的差異課程應該涉及相對廣泛的知識,走出課堂,來到社會,使得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實踐中感悟茶藝知識與內涵。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實踐操作本領,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茶樓進行服務的過程中,向茶樓的工作者進行茶藝知識的學習,了解到茶文化的更多知識內涵,從而提升自身的茶葉鑒賞水平,了解我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課堂教學和社團培訓雙管齊下,夯實茶藝教育基礎
除了茶藝專業必上茶藝專業課外,學校還擁有一個有效的茶藝教學模式,提出的“四會技能教育”(會禮儀、會茶藝、會電腦、會樂器)中,“會茶藝”是各專業中每一位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其特點是:教學內容應當豐富,且教學形式應該獨具特色,學生需要掌握的不僅僅是茶藝相關知識、茶藝服務相關技能,更應該把與茶藝發展密切相關的技能進行掌握。從基本的茶文化理論等到各種茶類的沖泡程式,從茶藝禮儀到茶道精神的塑造,從茶藝表演到茶席布置等等,我們的學生都要接受全方位的嚴格培訓。
為了彌補上課時間的有限,我校還成立了茶藝表演隊,利用課余時間培養了大批舉止優雅、大方得體、表演精湛的學生。茶藝表演隊是同學們非常樂于參與的一個興趣小組,在其活動過程中可以將我國獨有的茶文化與文化藝術表演相結合,更加符合該專業學生的實際特點與教學要求。茶藝表演隊面向部分學生,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使得學生在訓練中感受茶藝、理解茶藝和表演茶藝。
四、實施“走出去”戰略,大力開展對外茶藝培訓
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學校的茶藝教育教學已形成品牌。站在新的起點上,創新茶藝教育教學方式,拓寬茶藝教育教學新領域,充分利用已形成的品牌和優秀師資、教材編寫、學歷教育、茶藝培訓、茶事服務等優勢,全方位地為政府部門、兄弟學校及企、事業單位開展服務。2009年校培訓中心的成立,更大限度地發揮了我校茶藝教育教學的優勢,在搞好本校教職員工及學生茶藝教育的同時,努力打造對外茶藝培訓,讓其成為展示我校辦學能力水平的重要窗口和平臺。
五、以就業為導向,實現與茶藝崗位原則的對接
課程教學應該與茶藝崗位原則和要求進行對接,理論知識以“必須、夠用”為原則,因此學校在進行茶藝師培養的過程中應該實現與社會茶藝師工作崗位要求的對接,將其工作中需要掌握的實際操作要求與技能傳遞給學生。通過理論加實操的訓練,使得學生逐漸形成與符合當前社會對于人才實用性的要求,從而不斷提升中職院校差異專業的整體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