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聽力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分析了目前傳統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影響學生聽力提高原因,提出以下建議:1語音在聽力教學的重要性;2在教學中采用看、聽、說相結合的方法:3聽力技巧的培養。
【關鍵詞】聽力教學;聽力障礙;教學反思
據語言學家估計,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語言進行聽、說、讀、寫的比例分別為45%、30%、16%、9%。這一數據清楚地表明,聽力是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交際手段之一,是交際的第一要素,是人們言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方面。我們學習語言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同人進行交際。River指出:“講話自身不能構成交際,除非講話內容被另一個人所理解”。所以要真正掌握一門外語,就必須盡快提高自己的聽力水平。只有聽得正確,才能讀得流暢、說得流利。由于聽力作為一種輸入型技能在學生語言習得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外語教學中,聽力課的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目前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聽力教學模式并不樂觀。教師先介紹相關的生詞,讓學生對聽力材料反復聽幾遍,然后給出正確答案。聽力課上,教師作為機械的播音師或者是答案的提供者。正如Brown (1990)曾經指出:“這種教學模式是讓學生如何記憶,而不是讓學生如何學會聽和解決聽力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边@種教學方式更像是測試聽力,因為學生先聽,然后進行測試。因此,學生在上聽力課時會漸漸失去興趣,甚至感到厭煩,學生經常抱怨聽力課無聊乏味。
二、教學反思
1.重視語音在聽力教學中的作用
如果把一種外語比作一座高樓大廈,那么語音就相當于這座大廈的地基,語法就像工程師設計好的圖紙,詞匯就像建筑材料,三者缺一都無法建成這座大廈。(賈冠杰,58)這句形象而生動的比喻充分反映了語音學習的重要性。語音和聽力是相輔相成的,兩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也可以說,沒有語音就沒有聽力,沒有聽力,語音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聽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辨音的能力, 因此,不論是英語專業還是非專業學生都必須掌握基本的語音知識,其中包括單音訓練、節奏訓練、語調訓練等。語音有講(發音)、傳(傳音)、聽(聽音)三個方面(宋一平,3),作為人類交流思想的工具,講和聽是統一的,二者缺一不可。語音學習的基本步驟應該是先聽音,通過聽來進行模仿、辨音等。
對于學生來講,在掌握基本發音的基礎上,重要的是學會區別英語發音與漢語發音的不同,了解漢語中沒有的音,反復練習,最終掌握。英語語音中每一個因素都有區別意義的作用,發音上的錯誤會引起意義上的誤解。以元音為例,英語元音中有長元音和短元音之分,而漢語中沒有,如果不能正確分辨,就會引起詞義的混淆。例如:The floor is wet,dont(sleep/slip)on the floor.在有些情況下,聽者可從上下文推斷出正確答案,但這個例子即使有前文,也難以判斷,因此聽者必須掌握長短音的區別,正確辨音。另外,節奏訓練對聽力的影響節奏訓練在語音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很多學校的英語專業一般只開設一學期的語音課,由于學時短,因而教師只將重點放在單音訓練上。實際情況是,學生在聽力訓練過程中可以準確無誤地發出單個詞,但有時一個常用詞在句子的語流和正常語速中卻往往難以分辨,從而影響對整個句子乃至對全文的理解。原因與英語的節奏,即與連讀、弱讀、停頓等因素有關。所以很多學生在上聽力課時,由于不習慣英語的節奏特點,往往只能聽懂一些單個的詞,對連讀與弱讀等很難把握。
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語音課和聽力課應有效結合起來。英語語音是聽力的基礎、前提,聽力是語音所要實現的目標之一,語音學習又必須通過聽力即辨音等來完成,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2.在教學中應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采用看、聽、說相結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英語聽力
非智力因素如學習興趣、動機和態度等雖然并不直接介入學習,但都起著激發、調節和推動學習的作用。如何加強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是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關鍵。而傳統的聽力課堂教學中,部分聽力題目設置的太難,形式也較為單一,這樣的聽力訓練已經失去了吸引力,教學課堂枯燥乏味,無法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成為其提高英語聽力水平的主要障礙。而音樂是無國界的語言,音樂的美感能觸發共鳴,使我們從心底產生一種熱愛的情感。 英文經典歌曲是英語文化傳播的大使,是英語文化精華的代表。英文電影中除了有美妙的歌曲,更有生動的人物、精彩的情節和純正的對白,是一種更為直觀的語言。將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和貼近生活的電影運用于聽力教學中,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能帶動課堂學習的整體氛圍,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聽力課堂上巧妙利用英文歌曲和電影輔助教學,能增強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整體學習效果。
其次選擇合適的歌曲和影片非常重要。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內容選用不同的歌曲和影片,兼顧歌曲影片的趣味性和教學的目的性,不能把聽歌觀影僅僅當作是一種娛樂。聽英文歌曲和看英文電影是輔助和促進聽力教學的,歸根到底,這種教學方式是要為英語教學服務的。選擇歌曲和影片時,要對學生的語言水平和聽力理解能力做出正確估計,所選的歌曲影片既要符合學生的興趣喜好,又要有利于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那些難易適當、易唱易說、吐字清晰、有一定詞匯量、主題健康并反映了一定的文化信息的歌曲和影片應作為首選。選擇那些由地道英語口語構成的歌曲和影片,可以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真實的語言輸入。
三、小結
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發展聽力是一項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對于英語教學者來說,提高學生課堂聽力同樣也是一項重要而又艱巨的任務。聽力水平的真正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扎扎實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需要大量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識和一定的聽力技巧,也需要編排科學的高質量的教材和有針對性的實際訓練。
參考文獻:
[1]宋一平.語言學新論[M].上海:學林出版社,1985.
[2]胡春洞,王才讓主編.外語教育心理學[M].西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3]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孫雁(1981~),女,山西長治人,碩士,東北電力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