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建民
【摘 要】職業技能是職業教育的生命線。檢測技能水平最好的途徑就是技能競賽。舉辦技能大賽的初衷是促進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現在職業院校的技能大賽總體運作是健康的,但也出現了一些令人擔憂的現狀:片面追求技能大賽成績,有急功近利、“精英競賽”的傾向,競賽的公平性也受到嚴峻的挑戰。不以警示,容易偏離初衷,走入誤區。為了讓技能競賽回歸本位,必須正視未來,采取有效對策面對,這樣才能增加技能大賽的吸引力。
【關鍵詞】技能競賽;初衷;現狀;未來
一、職業技能大賽的初衷
(一)職業技能是職業教育的“生命線”
人才強國,我們不僅需要一流的科學家、一流的管理者,而且需要一流的技術工人、一流的服務人員,這是時代賦予中國職業教育的歷史使命。培養數以萬計的技能型勞動者,是職業教育肩負的歷史重任。因此,有人將職業技能水平稱為是職業教育的“生命線”,是職業教育的源動力所在。難怪幾年前教育部的某位領導說過,“基礎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這就道出了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能性人才的核心要求。
(二)職業技能的“試金石”是技能競賽
為了突出職業教育“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本質,職業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成了檢閱職業教育發展的“試金石”,職業技能競賽應運而生。應該說,幾年來職業教育技能競賽,引領了職業教育專業教學的導向,擴大了職業教育的影響力,也增強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已成為職業教育的風向標。因此,在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職業技能大賽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技能競賽日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及廣大職教師生的高度重視。技能大賽也成了各類職業院校職業教育發展的大檢閱,技能大賽也確實引領和推動著職業院校辦學模式特別是實習實訓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
(三)技能大賽給職業教育帶來的“沖擊波”
在“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競賽”理念的驅動下,一年一度的職業技能大賽如火如荼。全國的大賽,參與面、成熟度、影響力等方面一年更比一年高。“國賽”的前連環地方效應也很壯觀,班級比武、系內競賽、學校“技能節”、各地市“技能競拼”再到省級技能大賽,層層選拔,過五關、斬六將,最后到國賽。可以說,技能大賽,硝煙迷漫,已成為職業教育戰線的“年度大戲”,蔚為壯觀,好不熱鬧。確實給社會帶來了不小的“沖擊波”。
二、職業技能大賽的現狀
各類各級職業技能大賽的運作總體情況是好的,但也出現了許多不和諧、不符音拍的旋律,特別是一味片面追求技能大賽的成績,技能大賽成為少數人的“錦標競賽”、“精英競賽”的傾向愈演愈烈,參賽學校的急功近利和大賽本身的公平公正性,經受著嚴峻的考驗。正因為這些不協調的因素,使技能大賽有可能偏離初衷,其有效性與質量使人產生了諸多懷疑。
(一)有“應試教育”的嫌疑
“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競賽”是在特定條件下的特定的說法,如果將其作為中國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人才的檢驗和選拔方式,本身就存在著嚴重的“應試教育”傾向,有違素質教育思想。這種教育的弊端在職業教育中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驅趕全部學生去擠“金牌”和“獨木橋”,導致學校教育往往只重視少數獲獎有望的學生,而忽視大多數學生的成長;其二,它把整個職業教育納入與職業技能大賽對口的系列,學生一進校就成了大賽的預備選手,只重視技能,忽視素質教育。在技能教育中,也只重視大賽項目技能的傳授與學習,忽視職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死訓硬練”,大搞競賽的題海戰術,學生成了“技能”教鞭下的奴隸,根本淡不上素質的提升和能力的開發。
(二)蹈“精英教育”的復轍
通過技能大賽選拔并進一步激勵和促進技能型精英人才的成長,既對人力資源強國有直接意義,也對促進教育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問題在于,技能大賽的少數尖子選手,有的已成為大賽的“職業選手”了,選手越來越“精英”,內容越來越“精尖”,技能大賽與整個職業教育基礎性教育教學工作之間關系脫節,技能大賽的準備重點放在幾個尖子選手的強化培訓,喪失了職業教育的公平性功能,長此以往,應該說是職業教育的悲哀。
(三)成職業學校的負擔
參加技能大賽已成為各個學校的一項常年工作,4月省大賽,6月國賽,8月開始技能尖子的假期強化訓練,正好老師有空閑,事實上新一輪的備賽從此開始啟動。新學期開始就籌備校賽,一年下來,只留下7月份可以全身心投入招生。為了應付大賽,一些“種子”學校往往要“養一批人”,要“買一堆東西”,要“花一筆錢”。事實上這樣的備賽參賽牽扯大量精力,已經影響到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發展進程,學校往往感到“喘不過氣來”。同時,技能大賽的組織工作較為復雜,實際效果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組織的嚴密性、評判的公正性、設置獎項的合理性等等,都受到了嚴峻的挑戰。技能比賽既可能有效激發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也可能產生各種不良負面效應。
三、職業技能大賽的未來
技能大賽在人力、財力、物力和時間上,給各個學校帶來了不小的沖擊,技能大賽在組織、管理、制度建設等諸多方面出現的漏洞也顯而易見,因此完善技能大賽管理機制,讓技能大賽“回歸本位”,刻不容緩。
(一)不能“因噎廢食”
已經走過了數年的技能大賽,出現一些瑕疵,純屬正常,絕不能因此而廢棄,必須堅持不懈地搞下去。關鍵是既然大賽是一個多元素組成的統一工程,就必須形成科學有效的制度,就應該逐年有所改進,在實施中完善提高。既不能過份擴大大賽的作用,“以賽代考”、“以賽代學”,走向“應試教育”、“精英教育”的極端;也不能排斥或弱化技能競賽的價值;更不能因噎廢食,遠離或廢止技能大賽。要端正思想,樹立“比技能、促質量、謀發展”和“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的競賽觀,讓大賽產生更多的積極效應。
(二)輕裝上陣參賽
在大賽參與的層面上,作為各類職業學校要理性對待技能競賽,做到丟下包袱,輕裝上陣參賽。要在每屆技能大賽中汲取經驗與教訓,并加以科學地梳理與總結,作為調整今后開展技能教學策略與方法的重要依據。職業學校要將職業技能大賽的目光,更多轉移到日常的教學中去,平時的教學就是技能競賽的備戰,在教學中提升整齊技能水平,在教學中選好苗子,在教學中強化基本訓練,平時的實訓教學就是一場場技能的模擬競賽,盡可能贏造一個人人都能參賽,個個都是選手的氛圍。學校和選手要以一個平常心參加每一次的競賽,不要視大賽為負擔,整齊的技能教學水平提高了,技能競賽也就會水到渠成,得心應手了。
(三)慎密科學謀劃
在大賽組織的層面上,要認真總結歷屆大賽的得與失,科學謀劃未來技能大賽的規劃,優化大賽設計,讓大賽開展常態化;穩定運行機制,讓競賽過程更趨規范;完善大賽的保障體制,讓技能大賽健康有序地發展。
⑴適當制約,減輕學校負擔。⑵建全制度,規范大賽過程。⑶校企合作,吸引行業企業參與,形成校企共贏的局面。⑷社會參與,加大輿論導向宣傳,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發展、支持技能大賽、尊重人才的氛圍。
技能大賽有效地促進了職業學校專業課的教學,但必須把握住舉辦技能大賽的目的,在細節和制度上進行恰當的約束和改革,要有正確的輿論和導向,確保技能大賽良性循環,真正起到為推動職業學校深化教學改革服務。
【參考文獻】
[1]邢暉.讓技能競賽產生更多積極效應[J].江蘇教育,2010.(5)(P.1).
[2]忻葉.規則與執行[J]江蘇教育.2010.(5)(P.6).
[3]晨光.制度化:立足成長[J].江蘇教育,2010.(5)(P.7—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