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 要】本文從當前中職學校中職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各種不足之處入手,結合中職學生就業形勢的變化以及就業市場對職業指導的迫切需求,分析了在中職學校在校生中實行精細化職業指導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提出了針對中職學校學生的實施精細化職業指導的方法和建議:學校領導充分認識,高重視,高投入,將其制度化系統化;以中職學生實際情況為導向實施指導;貼近社會和用人單位實際,講求實效性;精細化職業指導應貫穿于學生中職生活的始終。
【關鍵詞】中職學校;精細化;職業指導
中職學校的辦學宗旨是:“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為核心”,這是中職學校中各項工作圍繞的中心。中職學校中招生工作任重而道遠,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將嚴重影響學校的發展。
一、中職學校職業指導工作中亟待改進之處
1.職業指導工作常常被認為是可有可無,學校領導更多思考的是怎樣將學生“招進來”,沒有認真對待“分出去”的問題。
2.現有的職業指導內容設置單一,大多依靠德育課的授課內容進行教育。
3.只針對應屆畢業生實施少量的求職面試技巧方面的教育,沒有將職業指導工作從學生一入學便抓起,職業指導工作的內容缺乏科學化的開展,嚴重影響了精細化職業指導工作的效果。
4.缺乏可操作性和實效性,甚至以“推薦工作”代替“職業指導”。
二、中職學校對學生實行職業指導工作的意義
1.勞動力市場科學合理的運轉離不開職業指導工作的積極開展
職業指導一方連接著求職者,一方又連接著勞動力市場,起到了橋梁作用:如何讓求職者認清個人實際,學習一定的求職方法,從而樹立正確的求職方向,又如何能讓用人單位確定科學合理的用人標準,最終使雙方合理配置,就是職業指導的重要任務。
2.在職業指導中,學生可以逐漸樹立自信,更好的發現人生的價值。
3.職業指導可以促進教育改革。“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為核心”,以用人單位的標準來制定學校的教育教學目標,用人單位用什么技能,中職學校就學什么。無限貼近用工單位的需求,在校期間認真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對于一些能夠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學科加大培養力度。
三、中職學校開展“精細化職業指導”的建議
(一)所謂的“精細化”是管理學的一個概念,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突出細節、注重過程、強調基礎、著眼具體、狠抓落實、關鍵在于質量和效果。在做一件工作時,對每一個步驟和細節都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力求做到最好。“精細化職業指導”也就是在學校實施職業指導工作時,對實施指導的每個環節都盡量科學、具體,運用多種方式,爭取達到最佳效果。
通過學校的職業指導教育,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樹立自信心,積極配合學校以及用人單位,真誠溝通和交流。其內容應包括:讓學生重視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在實際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細節上培養自己的職業道德;為學生提供早期的職業生涯規劃并提供就業指導和就業援助(包括相關政策法規的教育宣傳);開展創業教育。
(二)學校上下各級人員全員參與。校內各級人員,上至校長、就業指導辦公室中層人員,下至任課教師,班主任,招生辦工作人員,校外的社會相關部門,家庭和學生,全員參與其中。互相配合,立體聯動。
中職學校要投入人力和物力,組織專人負責學生的職業指導工作。為每名學生建立就業檔案。將企業的用工需求定期發布,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搭建中職學校與用工單位的溝通平臺。
學校可以定期組織任課教師深入企業教研,將一線的用工需求與學校的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通過這種企業對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水平,能夠結合用工單位需求提出本單位職業指導工作的合理化建議,從而將學生培養成合格的現代化建設的人才。
(三)中職學校中開展精細化職業指導,重要的是以服務對象實際為導向,充分了解中職學生特點,才能更好地為學生就業服務。
1.根據學生個性,因材施教,進行職業指導。①了解學生的職業興趣。這將影響到學生對未來的工作投入多少精力和能否取得成功。不同的專業對從業者的職業興趣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會計專業就要求具備較強的心算能力、對數字感興趣、能夠長時間保持注意力等等。②了解學生的職業性格。學者們根據職業與性格的關系,將職業性格分為變化型,重復型,服從型等九大類。如商業經營管理人員就需要從業者具備變化型、獨立型和勸服型的職業性格。③了解學生的職業能力。包括學生的一般職業能力(記憶力,觀察力,注意力,思維能力等)和特殊職業能力。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通過心理測評的方式,增加對學生職業興趣、職業性格和職業能力的了解。
2.學生在校期間依據專業不同學習不同學科,工作后,又會因為從事職業的區別而被要求具備不同的職業道德。因此,職業學校中職業道德教育就要分專業進行,要結合學生將來從事的職業而因材施教。這是職業道德具有行業性特征決定的,職業學校的職業指導人員要細致耐心的分專業進行職業指導工作。
(四)職業指導的內容和形式的設置必須要符合社會和企業的要求,否則職業指導將失去存在的意義。
(1)社會實踐的作用不容忽視。在學生與企業的交流與溝通環節,學校的角色應是橋梁和媒介,學校要盡其所能為此服務。可以采用“引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將企業的人事部門負責人請進學校,對學生做面對面的用工知識宣傳或者召開模擬招聘會,邀請企業人員擔當面試官。還可以將學校的優秀畢業生請回學校,用自身經歷為同學們做宣傳和教育。讓學生走出校園參觀企業,提前熟悉將來自己的就業環境。學校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多參加社會或者學校組織的志愿者服務以及勤工儉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實踐能力。
(2)面對個案咨詢時,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如面談法,個案指導法,協助調整法,心理測試法,追蹤調查法。
(五)精細化的職業指導工作不是孤立存在于學生中職生涯的某個特定階段的,職業指導工作應該始終伴隨著每一名中職學生的成長。一年級的新生可以將重點放在職業生涯的規劃上,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對學生進行職業興趣,職業性格和職業能力方面的測試,建立學生的就業檔案。二年級重點在職業技能的提高和職業道德的培養,鼓勵他們考取本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三年級的學生即將走向工作崗位,可以對他們進行相關的政策法規的宣傳和教育。在學生實習工作之后,還需要對學生在企業的狀況進行及時的跟蹤。通過與用人單位的經常性的聯系,一方面做好穩定工作,另一方面,要通過不斷接觸,了解新的用工需求和空崗情況,有的放矢的幫助學生根據需求調整職業方向。
中職學校中開展精細化職業指導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工程,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這是一件事關學生一生發展的工作,職教工作者們懷揣一顆“精細的教育之心”,一定能夠培養出優秀的職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念懷.精細化管理Ⅲ.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06-01,198.
[2]教育部下發《關于加強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指導工作的意見》2002-10-31.
[3]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組織編寫《職業指導應用基礎》,北京,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108.
[4]李秀英.中職學校為學生開展“精細化”職業指導的探索.職業技術教育,2011年10月刊.